|
不知如何抉择时怎么办?(一)
此时,最冠冕堂皇、最无懈可击的建议就是:聆听内心的声音。可是,真要去执行时,后续问题又来了,比如,什么是内心的声音?我什么都听不到怎么办?听到了的话,又如何知道这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还是头脑的督促?
前段时间听了一系列的哲学讲座,备受启迪,其中一堂课呢,很想与大家分享,因为讲座所涉及的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我该如何抉择。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都在等着我们。讲课的是一位叫做范佟格伦的哲学教授,主题是如何运用四个不同的哲学视角解决两难之局。我以他的讲座为出发点,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将这些内容从哲学的象牙塔拉入日常生活的后花园。
为了方便起见,我自作主张地给这个方法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四象限抉择法。
既然都说到这里了,就先以表格的形式把四个象限画出来吧。
不知如何抉择时怎么办?(一)
继续讨论下去之前,我想强调一下,整个过程都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但是,理性思维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工具。每一步理性思维都会唤起我们的感受,整个思考过程结束后,最终的那个感受(我知道就是这样的,我就是知道。)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告诉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更准确地说,抉择会自行浮现。整个思考过程如投石入水,最初本没有什么头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死水一潭;然后随着思考的进行,各个小石子被投入水中,依次激起层层涟漪,各种感受不断出现,甚至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此处一定不要乱挥剪刀,而是继续按照四象限法思考与感受下去);随着思路的渐渐清晰,层层涟漪渐逝,留下的则是重归宁静的水面,新的水面便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受(或者说内心的声音)。那时,我们就知道了,知道自己想怎样做,该怎样做。我们就是知道,无需推断。
这四个象限都是什么意思呢?请容我不细地道来。关于这四种理论的详细解释与讨论,网上都能够查到。
幸福论:我称其为美好派(做出哪个选择能使我成长,成为更美好的人,或者说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在这一象限里,衡量尺度是“绽放的喜悦”,就是说,可以问问自己:我做何选择可以变得更加幸福(“幸福”的希腊语是eudamonia,意思是受善神守护的美好生活。),更加美好与丰盛(内在成长)?无论大小,我们的每一个抉择都如在画纸上添加的一抹色彩,与其他抉择一起决定了最终的画作。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抉择,都会影响到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成为”的过程,一个依循内心的自然感受逐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的过程。有必要强调一下的是,这里并不是说我们“不够好”,这里所关注的是“成长”。正如小树,它作为小树并非“不够好”,而是终会超越自己当前的状态,长成大树。美德则是获得绽放之喜悦的方式。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方式”并非“工具”。举例而言,决定克服恐惧去做某件事,完成后发现自己已变得更加勇敢与自信,由此,战胜了一个本以为自己根本无法战胜的难题时内心的那种自豪感,或者说那种“成长的喜悦”就出来了。而不是说我想拥有喜悦,那我赶快勇敢点吧。世上有许多极其勇敢甚至是鲁莽(过度的勇敢),但并不喜悦的人。至于什么是美德,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美德的定义也不同。你可以自己为“美德的形成”添枝加叶,比如更加睿智,更加诚正,更有耐心,更坚强,更勇敢,更谦卑,更宽容,内心更加丰富,更加安宁,更有自信,更有担当,更有爱等等,这些品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幸福与喜悦。这里的“更加”并非没有限制,而是有个“度”,正如刚刚所提到的,过度的勇敢就是鲁莽。因此,“过度”与“贫乏”之间的那个平衡点就是适度,所谓的居中之道。有趣吧,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的“中庸”竟有异曲同工之秒。至于那个“平衡点”在哪里,也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且因时而异的,需要我们透过一次次地尝试,跌倒再爬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度”。此外,在这个象限中,还可以问问自己,我仰慕的偶像,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或者更加____的我(请自行填入自己心中的某一或者某些美德)在类似情况下会做出什么选择?以及做出此选择后,我会在哪些面向获得成长?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内在的善,我对此的感觉是否良好?
效益论:我称其为实际派(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或可以怎么做)。这一象限最关注的问题是,都有哪些解决措施?哪个措施能使“最多的人”获得“最大的效益”(至善之举就是能够使最多的人获得最大幸福的行动。根据所做抉择的大小,这个“最多的人”可以是整个人类,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小家。)?会有哪些效益?
义务论:我称其为应该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其衡量往往是道德或信念上的标准)。这一象限中,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可以这样做吗?这是否符合某些(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法则?我的良心能否允许自己这样做?
契约论:我称其为协商派(大家各自的利益是什么?如何一起达成协议)。这一象限中,大致的问题是:都需要做出什么样的约定?设定什么样的规则?我需要负起什么责任?我能否对他人这样做?
四个象限都介绍完了,下面就是运用方法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觉察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平时做抉择时,都有自己比较偏向的一、两个象限,并滞留在此象限中。如果能够以其中的某一象限为起点,比如我们较为习惯的那个象限,顺时针、逆时针或天马行空地将这四个象限逛一遍,甚至N遍,每进入一个象限,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记得关注自然升起的感受,自己内心想做的抉择就会慢慢浮现出来。
“逛象限”的时候,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每到一个象限,先将此象限中的几个问题全部回答完毕之后,再进入下一个象限。二,每一次都只回答象限中的一两个问题,就进入下一个象限,螺旋型地行进,直至回答完四个象限中的所有问题。
进行完这一过程后,如果你依然没有感觉到要做什么抉择,没关系,过些时间再来一次就是了。没必要强迫自己做抉择,这样的话,只会引起无谓的焦虑,毕竟在内心较静的时候更容易听到内心的声音。其实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心早已知道该怎样做,看一看自己在回答问题时所找的理由——甚至是牵强的理由,或许就能够对自己的内心选择有个大致的印象。
都读到这里了,那就试一试吧。祝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3F_cyIh2bxMvQV2A3cU-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