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疗愈: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
原文作者:John W. James,Russell Friedman 译者:林锦慧
一生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分手、被劈腿、离婚;家人、好友、乃至于宠物过世,空巢期——家人因求学、工作离家;无法再信任某人、失业、失去安全感、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家暴);入学或毕业、退休、戒烟酒、生病、财务状况(变好或变坏)、打官司…… 然而,我们几乎都在用前述的错误方法来处理「失落」的心情。
这些方法没有真正解决那段失落,只是转移了。 如果没有让一段关系真正「了结」,心里头的空洞依然会在那里, 这就导致了失落伤心多年未解。
「了结」不是遗忘,因为你不可能遗忘,而是要在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 把「失落」发生当时来不及表示的,做个结束。
因此,你应该学会正确的「一个人的疗愈」方法,你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找个伴(太亲暱的朋友反而不好),但你必须一个人进行疗愈的部分包括:
一、拿出纸笔,诚实而详细回顾你感到失落的几件事,大多数人会找出三到四段「未了结的」关系。
二、挑出一段最痛或一直无法化解的情绪,回想你跟这个人之间曾发生过、一起做过 哪些事情,至少要回想起十件。 每一段关系都有好有坏,你不能只想起坏的,也得写下好的,至少要写两件正面的回忆。
三、所有你感到「失落」的情绪,你觉得该做而没做、或是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不外乎你想要—
.道歉 .原谅(原谅的意思不是宽恕,而是「我不再恨了」) .把你的重要情绪表白出来
你不能站在对方面前要求原谅、也不能跑去跟人家说「我原谅你」,这都会形成一种侵犯;说道歉或是表白情绪,你出现在当事人面前,反而不能畅所欲言。
你要写一封信、一封疗愈的信,长短都可以,但不要超过三页……,别寄出去,而是对着伙伴、对着谁或对着什么纪念物品唸出来。
为什么这么做会产生「疗愈」的效果?可以让你产生幸福感? 两位作者以过来人的经验,加上实务的心理分析,可以告诉你最完整的答案。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实际走过一遍,单是看两位作者如何疗愈自己,你在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释怀了。
伤心,我们常轻忽和误解
不管我们遇到哪一种失落,感到伤心都是正常、自然的反应;问题是,这个社会却一再告诉我们完全相反的事情。
伤心既是正常且自然的反应,显然也是所有情绪当中最强烈的,却也是我们(包括伤心者和周遭的人)最常轻忽和误解的。
伤心但也松了口气,矛盾伤心的起因,是你熟悉的某种行为模式终止或改变了。但为什么我说伤心是一种矛盾的感受?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你挚爱的人在受尽长期病痛之后过世、终于可以不必再受病痛折磨,可能会有种稍微放松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正面的,只可惜是伴随死亡而来。同时你得接受再也看不到、摸不到他的事实,因此觉得非常痛苦。既感觉放松,但是又痛苦,这种矛盾的感受是面对死亡时的正常反应。
那离婚也会有矛盾的感受吗?是的。你或许因为不必再和对方争吵而感到自由,这是正面的感受;但同时开始担心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或许再也找不到这种条件(漂亮、有钱)的另一半。
自由与害怕,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感受,也是面对失落时的自然反应。
不论是感情、社交、家庭还是生意上的关系,都包括熟悉亲暱的成分,那么从这些关系来看,还有哪些失落会导致类似死亡和离婚的矛盾感受?毕竟,人的一生还有其他许多失落,都会让人伤心。
以下是些失落的例子:
‧失去宠物 ‧搬家、变动 ‧开学 ‧另一半过世 ‧婚姻 ‧毕业 ‧戒掉某种瘾头 ‧健康问题 ‧退休 ‧财务危机 ‧假期结束 ‧法律诉讼 ‧孩子因求学、工作离家(空巢期)
我们不会将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失落经验全部当成伤心事件,只有在这些经验造成我们失去了重要的关系时,我们才会伤心—就是因为至关紧要,所以会影响情绪。
「不要难过」让人更难过
与伤心人共处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失落还包括失去信任感、安全感或自己身体的掌控权(家暴或性虐待)。但我们的社会 不把这些失落当成伤心事件。
失去信任感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而且可能对你一辈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你可能对父母、上帝或是对任何一段关系失去信任。
失去信任感算是伤心事件吗?当然是。我们解决这类伤心时,也会碰到相同的问题:伤心是正常且自然的反应,但我们准备不够,不足以解决。
伤心是心破碎,不是脑袋破碎,一味想用头脑来治疗心碎,只是徒劳,因为脑袋不是解决伤心的正确工具。这就好比你拿榔头来粉刷墙壁一样,结果只搞得一团糟。
所有理性的建议几乎都会以「不要难过」来开头。1977年,约翰刚出生的孩子夭折,有位好心的朋友安慰他:「不要难过,你们还可以再生。」
这句话听来非常理智(意味着约翰夫妻还有生育能力),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么说,不仅牛头不对马嘴,更是说者无心的言语伤害,因为这句话等于是把约翰很自然的、正常的情绪看得微不足道;但事实上,约翰难过到心都碎了。
罗素和妻子离婚时身心交瘁,同样的,有位朋友告诉他:「不要难过,下一次婚姻会更好。」「不要难过」的建议虽然多半很理智,但听在伤心人耳里往往缺乏感情,反而让他们感到更疑惑、挫折,觉得自己的情绪没人能懂。
社会观念一直教导我们,要拿出理智来解决各种问题,这导致伤 心仍是至今未解的一大难题。这种一味的想以理智来解决的态度,甚至促成多篇认为伤心是男女有别的学术论文。
男性与女性的社交方式的确有差异,不过在面对伤心、痛苦、负面情绪时,男性和女性的能力同样有限。情绪本身不分性别,无论伤心或快乐,都不分男女。
我不是说处理伤心时,理智完全派不上用场。毕竟,你现在正在阅读一本书,这就是一项理智活动。这本书的目的是让你了解一些概念、帮你采取行动,所以,理智显然还是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为了毫无保留的投入另一段关系(爱情)
宗教与心灵方面的领袖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指出,人应该把「失落」看成是开发个人精神层面的大好机会,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对如何捱过强烈的情绪痛苦有太多误解,导致我们几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处理失落。
所谓的「疗愈」,是什么意思?
◎你的感觉会好转,是你在主宰境遇,不是境遇在摆布你。 ◎找到生活的新意义,不怕再度受伤。 ◎能够享受美好回忆,不会有突来的懊悔或自责等痛苦感受。 ◎能坦然接受「偶尔难过」是无伤大雅的,也能侃侃而谈那些难过感受。 ◎能够原谅别人的言语与行为,因为你知道:他们不了解伤心。
最重要的是,疗愈是我们早该在幼时就学会的能力,疗愈力可以让我们直接正视、处理自己的失落。
大多数人都明白,我们回到家时,不能保证挚爱的家人一定还活着;离过婚的人也明白,回到家时,不能保证另一半还爱着我们。疗愈能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帮你收拾好破碎的心,这样你才能毫无保留的投入所有关系当中。终结失落之后,从中得到的智慧和自由会给我们额外好处:让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去爱。
很明显,从重大的情绪失落中疗愈并不容易,需要注意力、开放的心胸、意愿,还要加上勇气。
伤心不会在降临前先敲门
美国开国元老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情很确定,一个是「死亡」,另一个是「纳税」。
正在读这本书的你,记得还要再加上一件:「失落」。人生一定会经历许多失落,虽然失落的经验放诸四海皆有,但人们对于如何疗愈知 道的却太少。
伤心的人一直想找机会疗愈,他们寻求各种可能的协助管道,参加互助团体(support group)、阅读小册子、买书,这些事都做了,但他们所面对的事实仍然没变:整个社会还是能力不足,无法协助他们成功终结伤心。
未化解的伤心随着时间持续累积,不管这股伤心是来自死亡、离婚,还是来自其他各种失落,不完整的疗愈会产生一辈子的负面影响,使得人很难能让自己快乐。
疗愈,该怎么做?
我们都知道,伤心人必须做出一连串微小但正确的选择,才能完成疗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出正确选择所需的信息。这本书就是想将正确的疗愈观念告诉每位真心想发掘、终结痛苦情绪的人。
不管你经历的伤心是因为挚爱死亡、离婚,或是其他各种失落,本书讨论的原则都一样对你有用。 挚爱死亡会产生一些情绪,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想去找那位原本一直都在的人,却突然发现他已经不在。
有些人拿起这本书,是因为有段有问题的关系,这里称为「不是那么亲爱的关系」(less than loved one),而这段关系里的另一方永远不在了,造成失落。
这样的感觉象是:你想去找一位原本就一直不在的人,现在也还是不在。如果你跟某个还活着的人一直处于不是很和谐的关系,而你认为有必要发掘、并终结这段关系所带来的未了结情绪,也会有上述这种感觉。
离婚所造成的失落,也可归类为「不是那么亲爱的关系」。离婚虽然让双方切断了夫妻、性、社会规范的连结,但并没有将情绪上的连结做个了结。
经历离婚的男女,若是没有从这段失落中真正得到疗愈,他们往往容易在往后的感情关系中,一再犯同样的错、继续不断受伤。
过去事没了结,未来注定失败
对于离婚,本书的立场无关道德、法律、宗教或社会,只是单纯相信:涉入一桩离婚的所有人,都是伤心的人,包括这对怨偶的小孩、父母、兄弟姊妹和周围亲朋好友。这样的态度比较单纯,可以让我们始终清楚明白,未解决的伤心才是首要问题。
离婚(或是男女朋友分手)会让人伤心,不但会成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事实,对往后的关系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若是与前任配偶之间的伤心情绪未化解,日后必定会让人害怕做选择。
未化解的伤心会令人产生过强的自我防御,一味避免自己再度遭受情绪之苦,这种过度的警戒心会让人不再开放心胸,不再信任人、爱人,往后的关系当然注定失败。
因此,你需要回过头去结束过去的关系,才能提高目前这段关系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你仍然觉得孤立无援,希望这本书带给你勇气,去结束过去的关系,你才能大胆的重新投入这个世界,追寻、经营一段全新、健康的关系。
光是伤心就已经够难处理了,不幸的是,往往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跑来凑热闹,妨碍我们疗愈伤心。有些陷阱要提醒你注意,避免让你的疗愈之路陷入泥淖,甚至中断。
情绪哪能分阶段?
知名生死学大师、临终关怀之母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在《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指出:
一个人被诊断出罹患不治之症到临终前,情绪上 会经历五个阶段:
否认(denial) 愤怒(anger) 讨价还价(bargaining) 沮丧(depression) 接受(acceptance)
罗斯的研究带来的结果是,很多人往往会把这种「阶段」的概念套用在其他情绪上。然而我们认为,伴随死亡、离婚等失落而来的伤心,不应该套用「阶段」的概念,因为伤心的本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每一段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
罗斯的贡献让世人更了解和人世告别的过程;不过,许多专业人士、一般大众一直试图套用她的阶段论在其他因失落而起的情绪,这是不对的。
罗斯认为,一个人被告知罹患不治之症后,第一个反应是否认(第一阶段)。如果缺乏其他资料的情况下,她这个观点常被误解成:一个人遭逢他人死亡或离婚的打击之后,一样也会经历否认的阶段。
这么多年来,我接触到的伤心者当中,还没看过有人「否认」自己遭逢失落。他们会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过世了」、「我的狗死掉了」或是「我妻子跟我离婚了」。
这些话清楚反映出,他们完全不否认自己身上有失落事件发生。包括现在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也一定不会否认你(以前或不久前)失落了某些东西,所以你才会拿起这本书。
同样的,很多探讨伤心的文献坚决主张:人遭逢失落时一定会愤怒,但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有时候,是否产生愤怒情绪,与失落发生时的情境有关,如果是之前提到的「不是那么亲爱的关系」,这时若发生失落或许会带有怒气。
不过,如果一味认定愤怒是必然的情绪,不仅不正确,也很危险。请不要认为,未化解的伤心必然会有怒气。有些伤心人会愤怒,有些不会。如果你有怒气,你该做的是把原因找出来,了结它。
没有「走不出来」这回事
「永远走不出来是一个危害最大的错误观念。丧子的父母会认为自己「永远走不出来」,遭遇其他失落的人也常这么说,他们还会找出符合的信息和情绪,来证明这句大错特错的话没有错。
换个比较精确的问法:「我们有可能忘掉过世的孩子、另一半或父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永远忘不掉」和「永远走不出来」并不一样,「永远走不出来」是有害的想法,会让伤心人的心永远处于破碎状态,容不下任何疗愈的因子,甚至会完全阻绝他们想起任何与逝者有关的美好回忆。
我曾辅导过一位女性,她的女儿在几年前的2月自杀身亡。她告诉我,每年2月快要到时,她对女儿的思念就会越来越深,而思念里头的感受是痛苦的。我可以理解她的感受,也明白每当2月到来时,为什么她会感到如此强烈的痛苦。她热泪盈眶,一面述说着她与女儿的关系,她说:「我的心永远都碎了。」
大部分人会默默认同她这么说,让对话继续下去,但我不这么做。我问她:「妳会不会常常想起有关女儿的美好回忆?」她说:「会。」接着问她:「这些温暖、愉快的回忆浮上脑海时,妳有什么感受?」她说:「这些回忆让我心情很好。于是再问:「当妳有愉快回忆时,妳还会觉得心碎吗?」她说:「不,我不会觉得心碎。
最后我建议她,千万不要说自己「心永远都碎了」,应该改说:「有时候想起女儿的痛苦,或是她已经不在了,我觉得心碎;但是一想起她的好,我就觉得快乐,我很庆幸能与她有共同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