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0|回复: 0

越努力,越焦虑,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复制链接]

3943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045
发表于 2021-9-12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yo13688 于 2021-9-12 08:12 编辑

摆脱焦虑,就是要过好“当下”

“我太难了”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网络流行语。学习、工作、恋爱、家庭……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就是“难!”

我不禁思考:当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不必担心饥饿,没有战乱的侵扰,生活便利程度与过去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幸福和快乐却依然如水中月,我们依然整日被各种焦虑包围。

是因为当代人变得娇气了?并不是。正如美国学者阿伦·瓦兹在他的著作《心之道》的副标题“致焦虑的年代”所表明的那样,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焦虑的年代——甚至比过去的年代更为焦虑,而这恰恰是由于技术的进步造成的。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它,我们才能摆脱焦虑的折磨。

阿伦·瓦兹是美国著名的大众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受禅宗大家铃木大拙的影响,但又博采众长,将各类宗教、哲学、心理学中的道理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试图找到当代人焦虑的病灶所在。


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焦虑

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生活方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年代里沉淀下来的思想、价值观和传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以前被当作真实和永恒的东西,如今看来越来越无法令人信服。

当然,思想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但凡事都有两面,传统被撼动产生的后果,就是让许多事都变得无所适从。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个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年的老犯人布鲁克斯。他作为监狱的图书管理员,每天都推着小车给犯人送书。这份工作让他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

后来,布鲁克斯得到假释,重获自由。这本来是所有犯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最终布鲁克斯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临死前,他在墙上写道:制度是不可逾越的

因为在监狱里,他是受人尊敬的图书管理员,他知道犯人们需要他。出狱后,他只是一个犯过罪的老头,什么也干不了,价值感的失落令他无法忍受。

这个故事很有象征意味。如果我们把布鲁克斯想象成生活在过去年代的人,而把“出狱”想象为思想解放的过程,那么就成了一出绝妙的当代寓言:过去的信念被打破了,却没有新的信念进来补充。就是在这样的“真空”里,不安和空虚感与日俱增,最后甚至可能致命。

于是,我们就只好用短暂的快乐来填补这种不安全感。不幸的是,当代便利的传播手段更是“火上浇油”——我们可以轻易地打开一段段视频看至深夜;上百部影视剧等着我们去选择;有人在网络游戏中一掷千金……

我们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短暂的欢娱中,生怕自己错过什么。然而,当手机、电脑屏幕关上,一切幻象都消失了。我们感到的是更为强烈的空虚与孤独。

因此,瓦兹指出,我们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充满沮丧、焦虑、烦乱以及‘兴奋剂’成瘾的年代。我们必须在可能的时候想办法抓住我们所能抓住的,并在心里压抑我们的这种看法——整件事情都是徒劳无益的。”

我们为了推迟感受不安的时刻,反复“轰炸”感官,让感官保持在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是由声音、兴奋感和刺激构成的“兴奋剂”。用此种方式摆脱不安,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这只会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欲望。

事实上,这并非来自身体的真实欲望,有时,仅仅是对于“欲望的期待”。为了满足期待,我们需要更多的刺激与兴奋,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是由于我们放弃了对信念的寻求吗?恰恰相反,瓦兹认为,我们去不停地刺激自己的感官,并且宁愿忍受枯燥无聊的工作赚取收入,只为了忙里偷闲用物质享乐获得短暂的解脱,这一切努力正是试图重新掌握生活。
只可惜,你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陷入焦虑。

摆脱焦虑,就是要过好“当下”
  
当你看到一只猫摊开四肢悠闲地晒太阳,或是一只狗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奔跑、游戏,是不是也会有点羡慕,感觉自己活得还不如小狗小猫。

对于动物而言,只有“此时此刻”。它们满足于当下的愉悦,不会去思考是否会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或是未来是否能得到幸福。而人类则相反,无时无刻不担忧着“过去”与“未来”。

比如说,当一个人得知两周后自己将要上手术台,即使他生活平静、工作顺心,可仍然无法摆脱对手术的恐惧。他很难专心地做当下的事,很难享受眼前的愉悦。他同时被“过去”与“未来”折磨——“过去”的经验告诉他,手术是危险的,可能致命;而他即将在“未来”遭遇这一可能性。

这样的困境就遍及我们的生活中:

为了养老,我们不得不牺牲年轻时的快乐,储存许多钱,即使有调查表明,一个人95%的财富将全部花费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
由于过去感情的失败,不再敢投入一段新的感情;
演讲时因为害怕不被认可,反而更加紧张,结果真的搞砸了演讲。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去”与“未来”比眼前的“此时此刻”更真实。过去发生的和可能会发生的事,足以影响到我们眼下正在做的事。

诚然,大脑对过去的反省和未来的预期是必要的,否则社会将失去秩序。但是,如果由此而使我们无法充分地活在当下,那么我们将失去真实的生活。毕竟,只有此时此刻正在做的事,才构成了“过去”与“未来”。

请试想:假如你为了准备下周的菜肴而忧心忡忡,从而忽略了正在吃的美味,那么到了下一周,你依然会如此。虽然并未错过任何一餐,但其实你的味蕾从未真正享受过食物的味道。

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得不偿失?正如瓦兹在书中所言,我们一直在为生活做准备,却未能真正地生活。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最大的智慧,有了它,人类才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才拥有了法律、道德和思想。然而,瓦兹告诫我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敏锐感知力的增长,使我们对当下的感知变得模糊了。

“我们似乎是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拥有意识的好处被它的坏处压过了。极端的敏感性反而使我们失去了适应能力。”

想要摆脱对于“过去”与“未来”的焦虑并不是容易的事。瓦兹给出的办法,是要我们认清正是当下才构成了“过去”与“未来”,用“过去”和“未来”衡量当下,是本末倒置。

然而,我们往往就会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由于过去不美好的回忆,到现在也很难走出来;由于对未来的担忧,令自己裹足不前。

要知道,眼下所经历的,也随之转化为了新的经验,就像是人体里的血液循环。如果想要自己不再为“过去”与“未来”所困,我们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

相信你的身体与本能


瓦兹在书中有一个贴切的比喻:我们就像是被蜂蜜黏住的苍蝇,越挣扎陷得越深。

这让书单君想起了贝尔·格里尔斯在《荒野求生》中亲自演示过的,当一个人陷入泥沼中时,动作越大,往往越容易被泥浆吞没。而如果他能放松身体,慢慢地抽出双手和双脚,获救的概率就增大很多了。

生活也是如此。瓦兹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做的不应该是掌控,而是“放手”。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选择——“由于我们曾在其中寻求安全感的那种信念倒塌了,我们的头脑才已为‘放手’做好了准备。”

这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想象一些我们经常会经历的时刻:

当欣赏一首美妙的曲子时,你心中不会想着“我在欣赏好听的曲子”,你的本能已经在让你全身心地欣赏了;

当你投入在一场考试中,心无旁骛,是顾不得思考“考试”这回事的,因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题上。

相反,这些时候如果有“意识”的加入——“我在听歌”“我在考试”,反而会破坏欣赏歌曲的心境,也更容易考砸。

当我们专注于某事时,我们是在体验这个过程,而不是去想它究竟是什么、我们需不需要它。这就是瓦兹提出的解决焦虑的智慧:遵从你的本能。

这并非让我们放弃自己的理智和思考,而是在理智的主导下主动地“放手”——让原本应该属于本能的部分,不要再过多地受到意识的指手画脚。

我们总是倾向于满足大脑的欲求,而忽视身体。正如当我们把胃填满后,依然会想要进食,是因为有进食的欲望;我们不停地打游戏,即使身体疲惫不堪仍不愿休息,是想要获得虚拟世界里的虚荣感。

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沟壑,“它必须要么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快乐,要么都垮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娱乐方式这么多,焦虑感却更严重的原因——我们太依赖大脑制造出来的欲望和快乐了。

因此,瓦兹的解决之道就是要我们关注“身体的智慧”。

他引入了禅宗的思想教人们觉察生活——感受当下的生活,但不要对此刻产生过多的判断和想法。遵从你的身体和本能,让它去引导你做事,而并不是总以“我想”怎么怎么做来行事。
比如说,我们总会有“报复性熬夜”的习惯。早上的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晚上宁愿熬夜也要把时间补回来。但实际上,这并非你身体的真实需求,效果也往往事与愿违:身体状况每日愈下,第二天没精神也耽误了工作。

因为这只是你的大脑在产生欲求,而身体本能的需求是休息。时间是补不回来的,你唯一面对的只有“当下”。过好每一刻的“当下”,正视自己真实的需求,相信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瓦兹的这本《心之道》很薄,但思想密度很大,需要你不时停下来想想,否则就跟不上他的节奏。

书中还引入了大量的禅宗思想与公案故事。归根结底,瓦兹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有时我们并没有真正在“生活”,而是被“过去”和“未来”困住,并没有真正去体验此时此刻。这样的人生只是虚度。

欲求很多时候就源自于此。它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一件让我们自己折磨自己的工具。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相信生活中的焦虑感也就会缓解许多。


转自:灵魂觉醒之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3 03:32 , Processed in 0.0487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