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6|回复: 0

当我渴望处于某个模式中,恐惧就产生了

[复制链接]

3940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034
发表于 2022-2-6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yo13688 于 2022-2-6 08:29 编辑

活得没有恐惧,
意味着活得没有特定的模式。
恐惧,就是对实情的不接纳。

01
恐惧,就是对实情的不接纳


当我渴望处于某个模式中,恐惧就产生了。
活得没有恐惧,意味着活得没有特定的模式。

如果我想要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那本身就是恐惧之源。我的困境就在于,我渴望活在某个框架中。

那我就不能打破那个框架吗?只有当我看到真相,才能打破它;真相就是:那个框架导致了恐惧,而恐惧又强化了那个框架。如果我说我必须打破框架,因为我想摆脱恐惧,那么我就只是遵从了另一种模式,而那会导致更多的恐惧。我基于打破框架的欲望而采取的任何行动,只会制造出另一种模式,因而制造出恐惧。

要怎样打破框架却不引发恐惧呢,也就是没有任何跟恐惧有关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这意味着我必须按兵不动,我绝不采取任何行动来打破框架。如果我仅仅只是看着那个框架,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会怎样?

我看到头脑本身就是那个框架、那个模式,它就活在它为自己制造的惯性模式中。因此,头脑本身就是恐惧。不管头脑做什么,都会强化旧有的模式或助长一个新的模式。这意味着,头脑所做的摆脱恐惧的任何事情,都会导致恐惧。
恐惧找到了各种逃避的途径。常见的一种就是认同,不是吗?——认同国家,认同社会,认同观念。

当你看到一支队伍,一队军人或宗教人士,或者当国家面临被侵略的危急关头,你没有注意到你的反应吗?

那时,你认同了国家,认同了一个神灵,认同了一种意识形态。其他的时候,你认同你的孩子、你的妻子,认同某种特定的作为或不作为。

认同是一个忘我的过程。

只要意识到“我”,我就知道会有痛苦、挣扎和无尽的恐惧。但如果我能认同某个更伟大的东西、某个有意义的东西,认同美,认同生活,认同真理,认同信仰,认同知识,就可以逃开“我”,至少暂时逃开,不是吗?

如果我能认同我的家庭,认同某个团体、某种意识形式,就可以暂时逃避。

因此,认同是逃避自我的一种形式,甚至美德也是如此。追求美德的人,就是在逃避自我,并且他心胸狭隘。那不是一颗具有美德的心,因为美德是一种无法追求的东西。你越想变得高尚,就更加强化了自我、那个“我”。

恐惧,以不同的形式为我们大多数人所熟知,它必然会一直寻找替代品,因而必然加剧我们的挣扎。你越认同一个替代品,就会越抓紧你本准备摆脱和弃绝的东西,因为恐惧如芒刺在背。

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恐惧了吗?
恐惧不就是对实情的不接纳吗?

我们必须了解“接纳”这个词。我用那个词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努力接纳。如果我理解了实情,就不存在接纳的问题。

如果我没有看清楚实情,那就会引发接纳的过程。因此,恐惧就是对实情的不接纳。我是一堆反应、记忆、希望、压抑、沮丧的集合体,我是存在障碍的意识活动的结果,这样的我怎样能超越?没有这样的障碍和阻碍,头脑还能有意识吗?

我们知道,没有障碍的时候,就有深刻的喜悦。

你不知道当身体极其健康时,会有某种喜悦、某种幸福吗?

你不知道当头脑彻底自由、没有任何障碍的时候,当识别的中心也就是“我”不在的时候,你体验到了某种喜悦吗?

你没有体验过那种自我不在时的状态吗?

显然我们都体验过。

只有当我可以整体全面地看待自我,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才能了解自我并从中解脱。要整体全面地看待自我,我就必须了解一切源自欲望的活动,不辩护,不谴责,不压抑。

欲望就是思想的表达——思想与欲望并无不同;如果能明白这一点,我就会知道是否存在超越自我限制的可能。

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Fear'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之“恐惧”

02
对心理安全的渴望造成了大脑的萎缩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是美?
因为这个世界的美是如此的少。

除了大自然,除了那些群山、树林、河流、鸟儿和地球上的万物,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美会这么少?我们参观博物馆,欣赏那些绘画、雕塑、人类所创造的种种非凡之物——诗歌、文学、宏伟壮丽的建筑,但是当我们观察自己内心时,却发现美是如此的少。
我们想要美丽的脸蛋,于是我们涂抹化妆,但是内在——我们同样是在观察,而不是在否定或接受——我们内在却很少有美、宁静、庄严的感觉。为什么?为什么人类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在其他所有方面都如此聪明、博学,能够登上月球然后在那里插上一块布条,以及创造出复杂精妙机器的人类,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低俗、喧闹、平庸,因为一点小事业就自命不凡,因为一点渺小的知识就自以为是——为什么?人类到底是怎么了?你到底是怎么了?

我认为这就是危机。而我们在回避它,我们并不想清楚地观察自己。

自我教育就是智慧的开端——不在那些书本中,不在别人身上,而是在了解我们自己的自私、狭隘以及日复一日不断发生着的扭曲的活动中。

危机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心灵中,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因为知识总是局限的,并且我们总是在这个领域内行动,于是我们就有了永无休止的冲突。这点必须要清楚地加以了解。

我们试图去解决那些问题——政治上的,宗教上的,个人关系上的,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却从未解决。你试着去解决一个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本身却带来了其他问题,这种事情正发生在政治界中。于是你转向信念,转向信仰。我不知道你是否观察过,那就是信仰使大脑萎缩。

去看一看,观察一下。那种不断地声称,“我信仰上帝”,“我信仰这个”,“我信仰那个”,不断地重复这些,这就是在各个教堂、大教堂、寺庙、清真寺里发生的事情,这让大脑逐渐萎缩,而不是滋养了它。

当某人依赖于某个信仰、某个人物或者某个理念时,在那种依赖中就有着冲突、恐惧、嫉妒、焦虑,而这就是大脑萎缩的一部分——这种持续不断的重复。

我是美国人,我是英国人、印度人,所有这些国家主义的荒谬重复,如果你观察一下的话,它使大脑失去了养分因而变得越来越迟钝,在那些无止境地重复着只存在一个救世主,只有佛陀、基督、这个或者那个的人身上,你必然会看到这种现象。

如果你审视一下自己,你就会看到这种对信仰的依赖是渴望变得安全的一部分。而那种想要任何形式的心理安全感的渴望和需求就带来了这种大脑的萎缩,从中就产生了各种神经质的行为。但我们大多数人宁愿否认这一点,因为观察它实在太令人害怕了。而这就是平庸的本质。

当你去找某个古鲁、牧师或者去教堂,然后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时,你的冥想就是一种重复的形式——在它之中有着安全感,一种安稳的感觉——因此你的大脑就逐渐萎缩、干瘪了,它变得狭小。请你自己去看一下。我并不是在教导你,你可以在你自己的生活中观察它。

On Mind and Thought, Ojai, 3rd May 1981
《你将成为自己的光》,第四章
“至高的智慧无处不在”
03
什么是欲望?

当你感觉不满时,你会打开收音机,你去寻找古鲁,你做祭供,你参加俱乐部,你喝酒、追求女人,你去做任何可以消灭不满的火焰的事。

但是你知道,缺少了这种不满的火焰,你就永远不会有主动精神,而主动精神正是创造力的开端。要寻找真理,一定要反叛旧有的秩序。但是你的父母愈有钱,你的老师的工作愈稳定,他们就愈不希望你反叛。

创造力并不只是绘画或写诗而已,这些都是好事,但是本身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你必须彻底不满,因为这种彻底不满乃是主动力产生的开端,一旦它成熟,就变成了创造力。这是发现真理、上帝为何物的惟一道路,因为具有创造力的状态就是上帝。

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具备这种彻底的不满,但是其中含着喜悦,你明白吗?人一定要彻底地不满,但是却不抱怨,而是带着欢乐、喜悦和爱。

会不满的人大部分是极为乏味的,他们总是抱怨某件事不对劲,不是希望处在更好的位置,就是希望环境有所不同,因为他们的不满是很肤浅的。而那些完全没有任何不满的人,他们的精神早已经死掉了。

如果你能从年轻时就反叛,随着你年纪渐长,还能保持你的不满,并带着喜悦的活力及深挚的情感,那么你不满的火焰就会带来不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会建设,它会创造,它会带来崭新的东西。

为此,你必须接受正确的教育,不是只为你找到工作或爬上成功阶梯做准备的那种教育,而是帮助你思考并且给你空间的教育,这儿所说的空间,不是一个大一点的卧室或高一点的屋顶,而是让你的心灵成长的空间,这样你的心灵才不会被任何信仰或恐惧所捆绑。
Think on These Things, Chapter 5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第5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2 16:08 , Processed in 0.1222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