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一博士:人间的关系,是最好的一堂课
01 人间的关系,是最好的一堂课
任何关系,都可以变成一个神圣的路标。只有跟生命完全接轨,才是永恒的,才是神圣的关系。
我想,没有人不期待人间的爱情。一个人不管多孤独,都抱着一份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一个伴侣,并通过这个伴侣来完善自己,同时还期盼这个完整会是永恒的。
然而,没有任何人间的关系能符合这份期望——既不可能完整,也不可能永恒。
只是,爱情的吸引力还是远远大于其他形相所带来的引力。种种的对立与分别,包括性别、个性和兴趣的互补与搭配,都会带来像磁铁两极之间对偶的吸引力。
接下来,有了家庭,这个吸引力只会加大,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表面上看来最稳定、最能发挥功能的单位,陪我们一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
人间的关系——“我”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间的爱——爱一个伴侣,爱一个家庭——也就是我们要醒觉、要跳出人间最难过的一关。
前面也提过,要解开这个“我”是太不容易了。念相的世界一定会用各式各样的花招反弹,不让我们停留在这个瞬间,而是回到一个充满烦恼、念头的“我”的世界。
人间所带来的关系,也可以称为“我”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免我们完全臣服给瞬间,把“我”就这么消失掉了。而且,这道防线通常都会胜利。它所带来的满足感,至少还会略略耽搁我们醒觉的旅程。甚至,就这么让人陷进去了,一辈子走不出来。
你听到这些话,也许会很惊讶。毕竟我们过去所得到的印象是——人生最大的目的,不外乎成家立业,至少要找到一个好的伴侣、建立一个家庭、留下好的后代,延续下去。这就是人间认定的永恒。
然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人间所称的爱根本离不开“我”的范围。无论我们再怎么把它说得像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落到外在的世界,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根本不可能成立。这个外在世界,是种种条件所组合。人间的爱,自然也就落入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比如说,所谓“无条件的爱”,至少也要先符合个人的期待,我们才肯给出。如果不符合期待,也就收回来了。我们仔细观察,亲子之间往往就是如此。
站在父母的角度,自然认为孩子是他带来人间的,理所当然会当作自己的拥有物,甚至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也通常认为“我”比较有人生的经验,比较有智慧。即使是“你”的人生道路,“我”当然比“你”当孩子的更清楚该怎么走,于是造出一连串的对立和对抗。孩子也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而对人生产生种种的反弹,甚至无力感。
孩子一样会期待理想的父母,也自然会认为——如果父母没有造成伤害,我的人生应该会和现在不一样。于是,亲子之间的冲突,会被孩子放大,而成为情绪或性格上的伤疤。然而,这个世界,也不可能找到足以为神圣标杆的父母。父母无论怎么尽力善待孩子,孩子的萎缩体也早晚一定会建立出来。他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带来一连串制约和情绪的萎缩。更别说活在这个人间,即使在家庭里不受创伤,在学校、在工作早晚也要受伤的,这是避不开的。
此外,通过物质或形相所创造、所延伸的任何动力,包括人间的爱,都离不开个人的期待、需要和互补,终究要走向失望。而且,物质和形相本身就是无常,随时都在变化,随时可能消失。要维持关系,在人间不光需要费力,即使费尽心力也不可能永恒。包括我们认为的天作之合,早晚也会幻灭。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些父母(其实是每一个人,包括我)自然会想保护孩子,不希望孩子跌倒受伤。尽管自己的成长也受过挫折,也从受伤得到学习,但绝对不希望身边的人有类似的经验。这一来,反而完全忘记了——受伤、受苦其实是生命学习最好的机会。
这种保护心态,本身其实含着一种误解一一没有看清楚外在世界的无常, 还认为外在世界就是永恒。
谈到神圣的关系,我也还在学习当中,和每个人都一样。我只是知道一任何关系都是不能依赖的,都不是永久。从人间的关系要找到幸福、真实、永恒的解答,是不可能的。
它本身是由局限的意识所组合而成。虽然如此,人间的关系还是可以让我们得到学习,可以作为生命最好的一堂课。
02 爱,也只是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内容不相关
通过瞬间,自然活在“在”所带来的爱。
唯一永久而不受任何制约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跟每一个瞬间、跟接下来的瞬间、跟再一个瞬间的关系。
我们投入这个瞬间,轻轻松松关注它,不再带来一个念头,不再造出一个牵绊,也自然达到宁静,自然活在“在”所带来的爱。
只有这个爱,才不会受到任何人间因素的制约或限制。人间的任何变化,不可能把它带走。
有趣的是,这个爱是长久的,并不需要任何燃料来维系。它本身和人生的任何状况不相关。只有这种爱,才是通往全部生命的门户。只有这种爱,才是真正神圣的爱。它已经从人间跳出来,和形相无关。
更有趣的是,“在”所带来的爱,本身就可以带来一个空当。通过这个空当,我们回到人间的关系时,也自然顺起来了。不再对别人有什么期待,样样都可以接受,不再分别、不再评判,自然会发现人间的关系也就通畅了。即使不顺,我们也知道要怎么处理。没办法处理,我们也懂得接纳、包容,不断地回到“这里!现在!"
把任何关系简化到一个刹那、一个瞬间。通过关注、觉察,把每个瞬间当作最后一个瞬间。在人间相遇的任何关系,也就变得单纯。
最有趣的是,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带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亲人或陌生的人,我们都可以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任何关系,都可以用生命的空当去包容起来,而把自己的看法、期待和反弹降到最低。
这么一来,不光是关系可以看清,连任何东西、任何客体,我们也一样可以看清。在形式上,关系是最难看清的。因为有互动,而且通常会勾起很深的感受。一个人,只要能用宁静、空或空当包围人间的关系,不让自己被它带走。接下来,也不会让任何形相带走。任何形相,包括关系的重要性,也自然消失。
一个人醒过来,他身边的关系可能更好,可能更亲密,也可能更淡。有人会选择跳出家庭亲情的牵绊,也有人选择不改动,根本不是问题。真正的关键是——我们对每一个瞬间是不是专注,对每一个瞬间出现的关系和人,是不是把全部的注意力奉献出来,而同时把内心的“在”或宁静,带给周边的人、周边的关系。
也只有通过这种和瞬间真实的关系,才可以化解任何反弹和过去不满的牵绊。
用这种态度面对生命,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处理,再也不用通过我们的念头或萎缩,做不必要的扩大。无论如何,人间的关系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造出一连串的制约,一连串的反弹。
神圣的爱,也就是瞬间所带来的宁静。没有任何要求。它对任何人和事情都自然达到平等心。是温暖的,不是热烈的。是包容的,不是排他的。
神圣的爱,也不需要时间来取得。它是给,而不是索取。
每一个人,都可以立即投入。
03 面对感情的失落
感情所带来的失落,是我们“心”转变最大的机会。
我们这一生,也许和父母、孩子、伴侣或是好朋友,在关系中早晚都会经历严重的失落。也通常都会觉得自己受到的委屈,是对方的错,是他莫名其妙, 说都说不清,根本不理性。接下来,就造成很多情绪上的结或萎缩,带来一连串的悲伤。只要一想起,念头就转不完。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
我来补充说明。只要想起过去的失落或是冲突,自然把过去的萎缩态带回来,甚至会把我们带回过去,再次经历同一个失落所带来的萎缩。同时,一个人也可能将某一个人或状况投射到未来,而相对的把萎缩带回身边。所以,关系可能会带来一连串的萎缩,甚至包括过去的、或对未来投射的,都让我们通过萎缩扩大它的负面作用。也正因如此,我们很7隹度过感情失落的这一关。
然而,这种冲突或决裂,在人生中早晚要发生的。
面对这种情况,或许有两句话可以帮得上忙。首先,That which we don't have in the first place, how can we lose? 从来没有过的,怎么可能会失去?
任何关系——孩子、夫妻、伙伴、朋友,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有什么舍不得分离的?又可以搞丢什么?我们会有失落感,还是因为“我”把一部分或全部的自己投入了“他”,把我自己和他混淆了,把“我”和周边的形相合并而迷失了。这些互动,变成了我们生命的一切。失掉了关系,也就好像失去生命的一切。即使没有失掉一切,也好像失去了“我”的很大一部分,而只留下伤痛。
请再记得第二句话That which we are, we cannot lose.本来就是的,也不可能失去。
我们的生命不是通过人生的内容、眼前的剧情来定义的。生命是整体而永恒的,内容再怎么变,支撑它的架构从来没有变过,不可能变,也不可能失去。它本身是永恒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东西所共享的本质。通过这本质,我们才可以延伸出这场人生的话剧。
人,假如真正体会到这两句话,也许就可以看开很多过去的伤痛,解开伤痛所带来的情绪的结。而突然会发现,从每一个失落,都可以找到恩典的新芽。失落越大,它带来的转变动能也越大。它本身也就是宇宙所带来的祝福。
正在经历关系的决裂时,也许没办法理解这些话,甚至对这些话会有很大的反弹。但是,时间一长,或者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发现——关系的决裂有时候是必需的,并带给我们人生新的可能性。
04 清醒的受苦,把握“心”
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把握住“心”,自然就把自己交给神圣的全部生命。
面对任何关系的失落,能清醒地受苦,而把握住心的状态,把握最高的意识状态。这相当不容易,是很重要的一门课,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的必修课。
早上,我喜欢在基隆河畔跑步。路上,常常会在Starbucks稍作停留,喝杯水,也略作休息。
有一天,和我一起走进Starbucks的,是一对中年夫妇。走在后面的女士,五十岁左右,拉着一张脸,不断数落她的伴侣。隔了一阵子,我也不太记得她究竟说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我真是受够你了。你就是没用,就是不争气,什么都做不好。不要以为孩子会站在你这边!我们都受够了。我要跟你离婚!我和孩子都不想再跟你过下去了!最可恶的是,明明是你的错!可是每个人都说是我有问题!没有人理解我!”
她的伴侣看着她,说:“啊,我很抱歉,让你这么不开心。我只希望你过得好好的。你知道,我一直在关心你,一直很爱你。”
这位女士越听越气,一扭头,大步就走了。她用力拉开门,每个人都听到门在后面“唯”的好大一声。
吸引我注意的,不是这位女士抱怨的内容,而是这位男士宽厚的表现和他那时候的神情。
我在旁边,看到他眼角有泪,但是整个人并不激动,甚至是很平静,好像有一丝光亮从他内心透岀来。
他转过来,看着我,没有说话。然而,有一种东西在我们之间交流。在那个瞬间,他知道我懂。
我离开之前,很自然,用我在外国生活的习惯,抱了他一下,给他一点祝福一“我明白”。
他,也回抱我。用眼睛,跟我表达感谢。
半年后,我又见到了这位男士。
这回,他主动走过来和我打招呼,说:“谢谢你,上次给我那么大的安慰和鼓励。我现在离婚了,过得很自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前妻家里的情况其实很不错。她从小就被照顾得很好,只是面对人生不太适应,心情也容易受影响。我怎么做都很难让她开心。如果可以,我很希望能帮助她早日走出来。”
后来,又一个巧合,我又遇见他一次。发现他一样很实在,也很斯文,可以感觉到内心的宁静、温柔和快乐从里头透出来。我明白,他已经从人生走出一条路。只是不知道,这位女士什么时候可以走出不快乐。
会在这里分享这个小故事,因为我认为,人最多只能对自己每一个瞬间的意识状态负责——我们最多只能把一切落回“心”,让身心自然合一。
身心合一,念头自然消失,我们倒不需要再做什么。身心合一,一个人自然活在当下,自然把样样都单纯化,也就自然充满喜乐、充满爱。这是最高,也是最简单的意识状态。
我们活在这世界,最多也只能把握每一个瞬间,把自己交给这个瞬间,而接受、容纳瞬间所带来的种种变化。这本身,就是“心”的状态。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什么冤枉、什么委屈,最多也是一个瞬间,把一切承受,也就活过去了。好像神圣的生命有它一个整体的安排,随时会带给我们加持的力量。表面上看来很多不顺利的事,其实,站在整体的角度,这些不顺对我们的生命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不要去抵抗,一切就平静了。
转自:杨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