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7|回复: 0

“爱”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你存在的本质

[复制链接]

3943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045
发表于 2021-5-2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yo13688 于 2021-5-29 10:02 编辑

宇宙之爱是接纳一切事物的,它不会将人格视为一种障碍。

从宇宙之爱的角度来看,人格就像是在大海中穿梭的一条鱼。如果这条鱼觉得自己很伟大,那么宇宙之爱就会说:“它喜欢那种重要的感觉也无妨,这又能带来什么改变呢?”

我们对爱设定的条件

我们通常会在特定的情况之下使用这个字。

“爱”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会说我们爱某个人,因此“我爱你”永远有个他者的存在。

一般所谓的“爱”总是跟亲密关系或别种类型的关系相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假设——“爱”是存在于关系之中的,是一种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感觉。不过我们逐渐会发现,这种假设刚好跟真正的爱是相反的。

另外有一个常见的与爱相关的假设,那就是,爱不但有对象,而且有特定对象。你觉得爱自己的孩子、丈夫或妻子是没问题的,可是却无法想象你可以爱每一个人。你不认为自己可以或应该去爱高速公路上的每一个人,你觉得爱是独特的,只能给某个特定的人。

在你的心目中,只有你所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别人都无足轻重。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你能够爱的对象就很有限了——只有少数的人、少数的动物,也许是你的猫,可以带给你非常特殊的感觉。

就因为他们能带给你特殊的感觉,所以你才爱他们。这意味着你感受到爱的时间很少。只有当你跟某些特定的人相处或想到他们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爱。因此爱是有特定时间和特定对象的,不像空气一样随时都存在。

我们还有更进一步的对爱的假设,其中之一是,只有当某人符合你的要求时,你才能感觉到对他的爱。你对这个人的行为设定了某些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没有被满足,你的爱就消失了。

我们为爱所设定的:
第一个条件是,它发生在某个关系里;

第二个条件是,爱有特定对象;

第三个条件是,只有某些条件被满足了,你跟那个人之间才有爱。

然而真相是,那个人很少能满足你的条件,因此条件往往限制了你爱的范围。


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得到爱
而不是如何去爱


我们对爱所定下的假设还有什么?

其中之一是:爱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某人或某件事的感觉。我们以为爱就像哀伤、愤怒或嫉妒一样,也是一种情绪或情感。我们不但关心自己是否爱对方,同时也关心对方是否爱我们。我们一直都在担忧爱是否能得到回报,或者回报得够不够。我们的爱不但有各式各样的条件,而且通常关心的是如何得到爱而不是如何去爱。

这里有个基本要素就是,我们认为爱是在关系之中发生的。里面有一个你,还有一个他人。这种我给你或你给我的爱,就像一个可以抛来抛去的东西似的。如果你认为爱仅仅是如此,那么爱就跟朝着对方的肚皮发射大炮没什么两样了,而你竟然还抱怨对方不感激你的爱。

你会发现你并不清楚什么是爱,当你对某个人说“我爱你”时,你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和某人热恋,然后告诉他你有多么爱他,就算是真正的爱吗?在这种感觉之中有些什么成分?认真检视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你所谓的:“喔,我真是爱你!你实在太好了!”其实是一种需求,你想把对方吃下去,不想让他走开。但这并不意味你心中没有一点爱,而是你所经验到的基本上只是一种需求罢了。

当人们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们通常经验到的是自己的需要。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是很少会想到爱这件事的。他很少会四处去广播他的爱,说他的爱有多深或多广等等。

你对爱有着各式各样的成见、假设和想法,因此即使你感觉到爱,也不一定是爱。从你口中所道出的“爱”,大部分的时候都不是在表达爱,而是在表达另一种东西。如果爱真的存在,它是不言而喻的,你根本不需要说什么。

当爱出现时,
“我”就融化了,消失了


人们所谓的“我爱你”,其实只是一种广告或商业用语,就像在贩卖一些东西,把钱放在银行生利息一样。你越是告诉伴侣你爱他,他就越是应该爱你,而你的收获就越多——即使现在得不到,未来也会得到。

我并不是说当你说“我爱你”时,你的心中没有一点爱,而是即使有爱,你所表达的也是另一个东西。你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爱,可是你的爱会让你产生出一种需求。当那份需求变得十分巨大时,你就会对那个人说“我爱你”。你可能会觉得你的爱非常强大,但其实只是一股强烈的需求罢了。那可能是一股热切的需要或渴望,在感觉上却是一份强烈的爱。

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一下“爱”这个字的意思。爱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感觉?它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首先我们要认清的是,你的人格和自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爱。所谓的“我爱你”通常只是个谎言,因为会说出“我”这个字的人格是无法去爱的,而且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人格就是乏爱的产物,它如何能懂得爱呢?

你通常以为人格就是你,就是你所谓的“我”或“自己”。只要你一说出“我”这个字,爱就变成了谎言,因为“我”是不懂得如何去爱的。就因为你不懂得如何去爱,“我”才会出现。因为丧失了爱,“我”才出现的。“我”的存在就代表爱的丧失、扭曲和阻碍,“我”只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谓的“我”,这个独立存在的身份感,只是我们的一种形象。即使这个自我形象知道什么是爱,也不可能成为爱的源头或是具足爱。事实上,当爱出现时,“我”就被爱融化了。“我”会因此而放松下来,消失不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或“自我”是不懂得爱的,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的则是爱到底是什么。

我们通常以为爱就是一种感觉或情感。情感是自我的产物,它总是有特定的对象,也许是人,也许是东西。这个所谓的“我”就是一切感觉的源头。这个“我”能够感受到愤怒、嫉妒、哀伤、好恶、偏爱或论断等等。

因为自我无法去爱,而情绪又来自于自我,所以爱不可能是一种情绪。如果爱不是一种情绪,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思想,还是行动?有人也许会说爱是一种能量,而这股爱的能量是从你的心轮发出来的,就像是一道激光一样进入另一个人的心轮或其他孔道。


想认识爱,
就必须先认识自己的存在


若想认识爱,你首先必须认识自己。

我所谓的认识自己,指的并不是认识你的自我,我指的是你必须认识你的存在,而不是你的标签、你的姓名、你多年来所累积的自我形象,或是你对自己所抱持的概念。

认识自己,就是去认识那超越感觉和概念的你。真正的你和你过去所发生的历史毫无关系。真正的你也跟你的感觉、思想、你对自己所抱持的意见或是别人对你所抱持的意见无关。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爱,必须先认清这件事。

认识自己,指的就是认识你的存在、你的本体。首先你必须知道本体是什么。本体不是一种情绪,你的存在也不是一种想法或概念。本体才是真正的你。

有一个问题你必须为自己找到答案,“什么是那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我’,而这个‘我’跟所有的概念或标签都无关?”,“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因为我真正的存在并不是“我”。“我”只是代表身份的一个标签罢了。那斯鲁丁(Nasrudin)称之为你的“气球”。

某一天,那斯鲁丁在入睡前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上床睡觉之前,在自己的大脚趾上绑了一个气球。他的朋友问道:“为什么你睡觉前要在大脚趾上绑个气球?”那斯鲁丁的回答是:“我每天睡觉前都这么做,这样第二天早上起来时,我才知道这是‘我’。”等那斯鲁丁睡着了之后,他的朋友偷偷地把那只气球绑到了自己的脚指头上。第二天早上那斯鲁丁醒来时,发现气球跑到朋友的脚指头上了。他把朋友摇醒之后问道:“如果你是我,我又是谁?”这便是“我”,代表身份的一种标签或是那只气球。

自我这个部分并不是你真实的存在,它只是个标签罢了。不过拥有这个标签还是很重要的,否则国税局就查不到你,车管局也找不着你了。你必须有身份证和信用卡才能驾驶汽车。缺少了你的气球、你的标签,事情会变得非常困难。

当我谈到认识自己时,我指的是你必须认识自己内在真正的本质,内在的本性,而这便是我们所谓的本体。一旦发现了本体,你就会认清它即是你宇宙性的存在。它不是一种反应,也不是一种情绪,因为情绪只是一种活动,一种补充和释放的模式罢了。不论你是不是在补充或释放,本体都不受影响。这个可以被经验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你。


爱是从我们内在
绽放出来的一种东西


你的存在是非常单纯而完美的,它不被任何事物所染着,它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永远都活在当下。人格则是一种永不停歇的活动,它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永远都在感觉、思想、渴望和渴求某个东西。本体和它是截然不同的。

某些人已经体验过自己的本体,某些人还没有。若想认识爱,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本体是什么。如果还没经验过自己的本体,你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或者你会把爱跟别的东西混淆。即使曾经感受过爱,你也还是无法将它和情绪分开。

即便有人的介入,也还是可以经验爱或本体,但若是从未尝过本体的滋味,可能就无法分辦真伪了,你会把需求或欲望当成是爱。

我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主张有人格就不可能有爱,我认为爱与人格是可以并存的,本体与人格也是可以并存的。但若是不知道什么是本体或人格,你就无法看见爱的纯粹元素。当人们谈恋爱时,通常都会感受到一些爱,至少一开始是如此。那份感觉会把心打开,然后又会落入到情绪、反应、梦想或理念之中,而你却认为这些都是爱。

爱是从我们内在绽放出来的一种东西。一旦认识了我们的本质,发现了我们的本体,就会看见爱也是本体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存在示现出来的一种方式。爱的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当你经验到爱的时候,爱就是你这个人的存在,它不是你对另一个人的感觉。爱是你存在的某个面向,一旦示现出来,它就变成了爱。

爱不是一种思想,也不是情绪、幻想、行动或概念。爱有可能把这些东西带出来,但是它比任何反应都要更根本、更深奥。爱跟本体是非常真实的东西。

你无法拥有爱,因为你就是爱。每当你觉得自己充满爱的时候,里面一定有矛盾的成分,因为那其实是自我在说“我有了本体”,是那张信用卡在说“我是某某人”。当我说“我有爱心”的时候,其实就是处在相反的状态,因为你的存在已经被贴上了标签。

当爱出现时,你整个人就是它了。爱不是你拥有了某个东西,也不是可以拿出来送给别人的一种东西。爱是超越我、我的身体、我的感觉、我的思维的。它会借由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表情以及我的行动而展现出来,不过这所有的东西都只是爱的包装罢了。


爱与“我”是同一个东西,
就像手指不会认为自己拥有手指

这份洞见暗示了什么?如果爱就是我们的存在、我们灵魂的精髓,那么只有在某种关系之中才能体认到爱,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关系里才能做自己。如果你说我只能爱某个特定的人,那就等于在说:“只有跟这个人相处,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我才能做我自己。”这种由人格所设定的条件往往会限制住爱,限制住你,而你竟然还说只有在这些条件之下你才能做自己。

认清爱是一种存在并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可以通过头脑去理解的事。你只能亲自去品尝它、经验它、变成它。只有当你体验到它的时候,才能了解它的特质是什么。你会发现爱不是一种概念或理想。如果你从未尝过椰子的味道,那么即使有人不断地为你解说,你也不会知道椰子的滋味是什么。

亲自品尝过本体的滋味,你自然会认识它。如果没尝过那种滋味,你不可能明白它是什么。假如有人把本体、存在或爱描述成一种神秘的东西,那就表示他从未尝过个中滋味。它其实跟所有的东西一样平常。

存在意味着知道自己是谁,而不需要参照其他任何东西。你能感觉并且看见你的身体,所以你知道它是存在的,然而本体的存在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本体存在并不是因为你能感觉到它或看见它,它比这些觉受都要更贴近我们。对存在的知晓、存在的感觉以及存在本身都是同一个东西。

要想认识一个原子,你必须借由显微镜来观察它的形状和色彩。若想以认识本体的方式来认识一个原子,你就必须变成那个原子,然后才能体认那个原子的感觉是什么。光是看着那个原子是无法认识它的。

爱跟“我”是同一个东西,因此并没有一个能够拥有爱的“我”。我并不是说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就像手指不会认为自己拥有手指一样。手指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因此它只会说“我是”。


与万物融成一体,
你就是你自己的养分


爱有好几个面向。当你初尝爱的滋味时,你会感觉它是一种甜美的东西,一种轻盈、柔软而又甜美的滋味。这是对爱的一种最单纯和最直接的体认。那种感觉就像是松软而甜蜜的棉花糖一样融化在你的口里。一旦有了这一层的体会,自我的执着——渴求、需求和偏好就会随之而生,这意味着过去的制约开始影响到你的爱。

男人通常不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一类的爱,因为这种感觉太柔软、太阴性了,他们可能会说:“我不想有这种松松软软的感觉,这样太不像男人了。”这便是我们的文化为爱所带来的限制,好像只有女人才可以有这种感觉似的。当然,这种感觉是不限于男人或女人的。

另外还有一种爱,我们称之为融合之爱。它跟人我界限的消失有关,你会经验到你跟环境之间的一种合一感。你的界限好像突然融化,周围不再有任何屏障。你的感觉会细腻到完全没有任何界分感,这种经验会带来一种满足,一种深层的放松。感觉上你就是你自己的养分,你和那

当人们渴望另一个人接近时,就会生起这种爱。梦想两个人可以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合为一体,便是一种对这份爱的渴望和期待。


界限全部消失,
是爱情关系里最难体会的经验

你们都已经观察到,一旦经验了本体的某些面向,就会带出跟这些面向有关的人格议题。譬如爱这个面向会让各种的问题冒出来。融合之爱会让我们意识到紧密与分离之类的问题。体验到那股松软的融合之爱,你就会开始担忧你的爱是否会遭到排斥或者被接纳。

但若是对本体有了认识,则会允许自己去经验与某人的融合之爱,你不再觉得必须在他和你之间竖起一道藩篱。如果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对方的存在,你就会让这两种存在合而为一。

人我之间的界分问题一旦消失,就不再有合一的问题了。融合之爱会创造出没有阻隔的状态,那时你跟任何人、任何事物,甚至跟你的身体、你的环境、你的车或整个宇宙都没有隔阂了。你觉得你就是一切事物的一部分,你和它们融成了一体。你的心就像奶油一样整个融化了,也完全敞开了。

这是很深的一个面向,也是你对自己比较深层的一种体悟。你开始真的认识到自己,而不再需要参照你的身体、你的感觉。当你往远方看的时候,你不觉得自己是在看着远方,因为你就是那远方。当你仰望天际看着漂浮的云朵时,你不觉得自己是在看着那些云朵,你和云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因为你就是那些云。

你是无所不在的。你的界限全都消失了,甚至连界限这样的想法也不见了。在爱情关系之中这是最难体会的一种经验,虽然每个人都说这就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

在爱情关系里,大部分的冲突都跟融合之爱有关,“我到底能跟你多接近?我既不想太接近你,也不想离你太远。”接近和保持距离的议题通常会障碍住融合之爱。可是当你即是你的存在时,就没有什么远近的问题了。你根本不需要为你的空间竖立起任何边界,因为你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空间。你的边界一直在融解,就像是奶油一般,对方的热情一靠近,它立刻就融解了。


圆满热情的“狮子心之爱”

首先我们有甜美而松软的爱,接着又发现了融合及满足之爱,然后又会出现第三种类型的爱:热情的、有力的、强烈的、充满着狂喜的爱。你觉得自己好像被狂风扫过一般,所有的念头全都不见了。你觉得自己强而有力,精力充沛、热情而又兴致勃勃。你整个人就像着了火一般,而这熊熊的火焰便是爱。你觉得你充满着至乐与热情,而且欲望、渴求、给予及接收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差别。

一切的东西都变成了那股热情,我称之为狂喜之爱。这爱不再有特定对象,它就是你这个人。这才是真正的热情,而不再是一种虚假的情绪了。如果你仍然有热切的渴望和强烈的欲求,就代表你的热情还是从自我出发的。

真正的狂喜之爱是一种强烈的生命力。你只是看着生命的存在,而不再想从它那里得到什么。你只是充满热情地去欣赏它、爱它,因为生命和存在都是那么美好。美就是那股热情的一部分,能够激起那股热情的也是美——存在的那股细腻而又明透的美感。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每一件事情都是美好的。你就是万事万物,你就是本体示现出来的美。

越是能看见美,你的热情就越强烈。你热爱生命,渴望去爱生命,你对它的感觉实在太强烈了,我称之为狮子心之爱。你的心充满着勇气和力量,你不再怀疑:“这个人会不会喜欢我?”你没有任何担忧。你的心是那么圆满,里面没有空间可以容纳怀疑或恐惧。你彻底而完整地接纳了所有的生命。


你热切地爱上自己的一些品质,
却以为是身外之物


爱就是我们存在的本身,不是一种反应或是可以送给别人的东西。当你真的体验到这份热情时,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存在的圆满及富足。你热切地爱上了自己的这些品质,却以为那是身外之物。

这三种本体之爱都跟心轮有关,心轮所显现出来的能量都有爱的成分。慈悲、友爱、温柔、接纳、允许、良善、迎接的态度以及温暖,这些都是爱,但是跟我刚才所谈到的三种爱是不同的。

爱也可能示现成喜悦,这也是一种甜美的感觉。喜悦是非常轻松、快乐而又有玩兴的。另外,爱也可能示现成一种圆满感。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充满着甘露,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存在不但是爱,也是圆满本身,如果你在自己身上体验到一种像甘露一般浓稠而甜美的滋味,那么你本身就是存在的甘露了。你等于是在畅饮自己。

圆满感本是爱的一个面向。你并不是经验到了一种圆满感,你就是那圆满本身,一种深刻的满足感。此外,当你经验到本体所示现出来的感恩时,也不是在对任何东西感恩,因为你就是那感恩本身。

松软之爱有一种轻松感,它通常有一个喜爱的人或事物;融合之爱则是愿意跟另一个人分享或给予爱;狂喜之爱往往有一种愿意全心全意投入世界的感觉。其他种类的爱,警如圆满、满足和感恩,则跟关系或另一个人没有任何牵扯。

在过去的传统里,老师们通常把本体所有的面向都称为爱。他们会告诉你,一旦认识了自己,你就会明白你便是爱。如果认清本体的每一个面向都具有爱的品质,我们就会理解我们将要讨论的是另一种爱。


宇宙之爱能融解掉
身份认同和自我中心的倾向


爱的所有面向都可以跟人格共存,人格的身份可以被保留下来,除了爱的另一个面向出现时。这个面向的爱就是宇宙之爱、基督之爱或是神圣之爱。

当我们的存在示现成宇宙之爱时,人格就消失了。这便是一般的灵修导师所指的爱,他们会告诉你只要自我一出现,爱就不见了。他们所指的便是这种宇宙之爱。

“宇宙”这个词意味着它不属于你,它没有个人性。当你感觉到宇宙之爱时,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你必须有宇宙之爱,オ能融解掉身份认同和自我中心的倾向。当你体验到宇宙之爱和基督之爱时,你才会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其他几种品质的爱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成就,因为人格会将它们据为己有。

最后你会发现,阻碍住爱的并不是好恶、是否能融入、是否有热情之类的问题,而是自我的存在。你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你”,“你”才是阻碍所在。认清了这一点,就等于了解了基督之爱,那是一种没有对象、源源不绝而又富足的宇宙之爱。它的滋味仍然是甜美的,但是要更开阔一些。

大部分的人对于宇宙之爱的反应,都会超过其他种类的爱。因为里面既没有一个你也没有一个我,所以跟爱有关的议题都不会出现。人们在这种爱之中会有较多的信赖感以及较少的恐惧。

跟这个面向的爱有关的议题便是恐惧。恐惧会让你认为有一个你是需要被保护的,有一个你是需要被强化的。处在宇宙之爱的经验里,并没有一个东西是需要被保护的,也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被累积。内在和外在之间没有任何藩篱。那份爱就像是大海一般,而你就是它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个小水滴。

所谓的“必须去除人格或自我认同才能经验到宇宙之爱”,意思并不是去排斥你的人格。如果你排斥你的人格,那份排斥一定会制造出界分感,然后爱就消失了。宇宙之爱是接纳一切事物的,包括人格在内。它不会把人格看成是一种障碍,而只是把人格看成是存在的一部分。从宇宙之爱的角度来看,人格就像是在大海中穿梭的一条鱼。如果这条鱼觉得自己很伟大,而且比别的鱼重要,那么宇宙之爱就会说:“它喜欢那种重要的感觉也无妨,这又能带来什么改变呢?”

允许自己不设限,意味着你必须接纳自己的寂然独立。在我们对实相所下的假设里,最核心的想法就是,寂然独立暗示着一种界分感。但寂然独立并不是活在一种界分的状态里,它其实意味着没有任何界限。这怎么可能呢?听起来根本是一种自相悖驳的观念。

寂然独立意味着你的人格不见了,本体却出现了,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标签的存在状态。


彻底做你自己
就是一种寂然独立的境界


只要你的心智仍然活跃,仍然充满着念头、回忆、概念或成见,你就不能称得上是寂然独立的。你所有的思想和记忆都是从别人那里撷取的,只有一个东西无法从别人身上得到,那就是对当下所发生的事的了知。寂然独立意味着没有任何想法和成见,完全安住于当下这一刻,你的心不跟过去或任何人、事、物扯上关系。存在的只有你一个人。


彻底做自己就是一种寂然独立的境界。当你体验到这种境界时,它会带给你非常深的哀伤,因为你必须跟所爱的一切说再见了——不只是父母,还包括你的伴侣、你的猫、你的感觉以及你所有的概念。

放下这一切,感觉上就像是一种巨大的损失,甚至像一种死亡。我指的并不是你死了,而是其他人都死了。当你体验到自我的死亡时,你并不觉得你快要死了,你的感觉是其他人都死了。你觉得你是完全孤独的,其他人都不见了。

你已经丧失了从过往的经验所建构出的界限,然而这界限从未存在过,那只是一种信念罢了。当你真的体悟到实相时,你是没有任何界限或界分感的,也没有所谓的内外之分。

如果你的心念活动完全停止,既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任何反应,那么你就能安住在当下,而不再感觉自己和别的东西是分开的。

生命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存在的只有那份合一感。你过往的经验造成了你和当下的界分,这种界分感就像蛋壳一样把你包在里面,使你无法体验到当下。放掉这层疆界,意味着对寂寥的接纳。寂寥一旦被接纳,界限就消失了。那时你就察觉不到任何界限了,这便是焕然一新的重生经验。

那时你会发现你进入了一个波涛汹涌的大海。你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水滴,而这个小水滴是没有任何界限的。那是一种意识的浓缩状态,而那意识跟其他的意识是没有任何界分的。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识能,这识能便是爱。只要有任何界限,你就看不到这份爱了,因为界限会制造出矛盾,而其中是不可能有爱的。

当界限消失的那一刻,你的父母、你的男友、你的猫以及你所有的概念也跟着消失了。那时你会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可是你非但没有死,反而发现了爱,一种无边无界的爱。不但你本身就是爱,而且万事万物皆是爱。


每个人都是同一大海中的波浪,
彼此相通



除了界限之外,还有另一个人格的面向必须消失,才能体验到宇宙之爱,这个面向就是自我认同感,一种内在的感觉、内在的品质或是内在的滋味。只有借着这些感觉你才能认出自己。

首先我们有界限感,然后又有一种身份感。当你说“我自己”的时候,你立刻会认出自己来。你具有一种特定的感觉、特定的滋味、特定的品质。你认为那身份感,就是你。

但如果你是它的话,你就不可能是其他东西了。你不可能是本体,也不可能是任何一种形式的爱了。只要你还认为自我便是你,你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意志力或是本体的任何一个面向。

你会一直感受到自己的身份,你必须借由它来认出自己。一且识出自我是什么味道,识出信念制造出了你,你就有可能释放掉它们,那时你就不再有任何特殊性了。只要你还执著于自我或自我的身份,一定不会允许那真的东西出现。

边界、屏障或是界分感,都是由过去的经验所组合成的。这些过去的经验形成了金字塔的基底,而自我的身份则是金字塔的尖端。如果看见它的底端是由你的概念所形成的,尖端很快会消失。

身份感或界分感一旦消失,便可能体验到宇宙之爱,并且了解上帝即是爱,实相也是爱。宇宙之爱乃是整个宇宙的基本能量,它一直都存在着。如果有人说他渴望爱,那就像是大海中的鱼说它口渴一样。眼前这一刻你就在爱的海洋里畅游,你就是它的一部分,它一直都在这里。

爱是源源不绝的,它永远在那里滋养着每一个人,缺少了它,任何东西都不存在了。只要你还相信自我和界限是存在的,就无法觉知到这份爱。所以我们才会说,宇宙之爱是无法与自我并存的。请问你的宇宙性身份是什么?它就是宇宙之爱,一种“我即是爱”的感觉。

宇宙之爱一旦出现,本体其他的面向又会怎么样呢?那种松软之爱、融合之爱、狂喜之爱、圆满感和感恩的状态,又会怎么样呢?宇宙之爱和这些心境有什么关联?

宇宙之爱既是一种爱,也是一种知觉,所以人们有时也称它为宇宙意识。宇宙之爱正是本体所有面向的统合,当你体认到宇宙之爱时,你自然会了解爱的行动是什么。如果一个行动之中包含了本体所有的面向,那就是一种爱的展现。情况需要你温柔,你自然会展现出温柔的举止;情况需要你笃定,你自然会展现出笃定的态度;情况需要你悲悯,你自然会展现出悲悯的行动;情况需要你臣服,你自然会示现出臣服的态度。眼前的情况需要什么,你就会以正确的方式将它示现出来。

这意味着如果想从宇宙之爱的角度来运作,那么本体的每一个面向都必须畅然无阻地展现出来。


爱的行动就是
去揭露万物之间的联结性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爱的行动是平衡的,爱的展现也是平衡的。情况需要什么,你就展现什么。宇宙之爱是强有力、和谐及平衡的。宇宙之爱的神秘就在于,宇宙的良善本质其实就是存在所示现出的和谐之光。此外,本体所有的面向都可以变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也是它的神秘之处。

宇宙之爱即是和谐整体的一种展现。每一个面向都跟其他所有的面向调和一致,没有一个面向是被排除在外的。你的意志跟慈悲是和谐一致的,你的慈悲跟喜悦是和谐一致的,你的愤怒跟身体也是和谐一致的,你的身体又跟自我是和谐一致的,你的自我跟其他所有的人都能和谐共处。你的存在没有任何冲突,每一个部分都调和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运作。

这个整体才是真正的你。你并不是人格或本体的任何一个面向,你就是这个整体,包括空寂在内,而你所经验的每一件事都是完全和谐的。当这个状态发生时,你会有一种跟自己完全贴近的感觉。你觉得你就是你,而且不再需要把任何东西排除在外。你的心里没有任何排斥感,你觉得你不但是一个人,也是一种宇宙性的临在。你的个人性和宇宙性是完全和谐共存的。

当你的整个有机体在每个层面都达到和谐时,冲突就不见了。这光华四射的和谐状态便是爱。你变成了爱的管道,爱的示现。你觉得你跟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体的,而且能够彻底地做自己。

你确实可能彻底地做自己而又同时跟万物合为一体,这便是爱的行动。爱的行动就是去联合,去揭露出万物之间的联结性。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会刻意去爱任何人,因为他本身就是爱。这份爱如同玫瑰所释出的香气一样源源不绝。这份爱不是你的,而是每一个人的爱所互动出来的总和。



摘自:《钻石途径系列之二:解脱之道》
作者:阿玛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3 12:40 , Processed in 0.0287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