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450|回复: 189

《红尘医道》连载

  [复制链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发表于 2022-1-20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10-3 10:42 编辑

《红尘医道》

作者:于世何求



一切版权归于世何求所有,任何商业用途,请与于世何求本人联系

简介:作者希望通过一个医生的经历,对大家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

大家可以点评,最好不要使用回复,因为回复用来发稿用,谢谢大家的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10-3 10:38 编辑

第178章 神农大帝

(抱歉,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后面的章节(第169-178章)同时出现这里,还不能删除,请读者原谅!)

    “竹子不是种在这里,而是周围的山上,你有时间查看一下地图,我们附近有两个县的名字带竹字,一个是竹山县,一个是竹溪县,都以竹子闻名。竹溪县是从竹山县分出去的,直接以竹溪河为县名。虽然县的名字是后来改的,但是那些地方种竹子的历史有几千年了,不然县名里不会带竹字。”
    “没想到仅仅竹简这一个需求,就带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
    “不仅仅是竹简,神农架周围很多地方以种中药为生,一是这些地方确实适合种药材,效果比其他地方好,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这里需求量大,收割了就卖给我们,多方便?我们给的价格公道,能让大家有钱赚,生活过得不错,互惠互利才能长久。”
    “那些进来的人相互传抄,你们不制止这样的行为吗?”
    “为什么要制止?不仅不制止,还变相的鼓励,对于有些想不转的人,有时候还会去提点他们,协作才能收获更大。”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收集医学知识,归纳整理之后,在把这些知识传播出去,不仅仅是让医生有饭吃,更重要的是让民众活的健康,活的开心。”
    “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是第一任观主的要求,他在建立神农道观的时候,第一条就是每个人必须要到神农堂来为百姓做事,不能只是自己修行,什么时候神农堂关闭了,这个道观也就不需要存在了。据说这是神农祖师爷一直强调的。”
    “你们第一任观主是谁?”
    “他是祖师爷神农老人家的弟子,真名我就不说了,我们习惯称他为岐伯,就是《黄帝内经》里回答问题的那位。为了保证祖师爷传下来的医学知识不至于失传,岐伯建立了神农道观,而为百姓服务,就是最好的传播中医知识的方法,这就是道规第一条的来历。”
    通常只说称号不说真名是修行界的习惯,既是尊重,也是避免不必要的打扰。
    “说到《黄帝内经》,我有一个问题,这本书到底是谁写的?书里的黄帝应该是虚构的吧?按道理来说,黄帝怎么会懂那么多医学知识?”
    “关于《黄帝内经》的事,等你读到了那本书,我再给你解释,不然的话,你很难相信我说的。”
    “您说的是哪本书?”
    “第三藏书室的《内经》。”
    “那天我看到了,就很想问的,前面的事情办完了,最想了解的就是这个问题。”
    “现在去看那本书吗?”
    “等我先把一些疑惑问完了,再去吧,不然我估计都没时间问了。第一个问题,炎帝与神农是个什么关系?是一个人吗?”
    “第一任炎帝与神农确实是一个人,不过炎帝后来成为了部落首领的专用称号,每一位继任者都被称为炎帝,而神农是特指的,是受益的百姓给第一任炎帝起的一个尊号。”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对于炎帝的出生地有多种说法,这里不作介绍。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谷神农大帝。
    “神农架与神农又是什么关系?”
    “神农离开部落以后,一直生活在神农架,除了修行,就是寻找各种草药,帮助百姓治病。同时,专门挑选了一些人,在这里传授他们各种知识,比如怎样种庄稼,如何结网,如何捕鱼,如何用不同的草药治病等等。久而久之,神农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周围的人就把这片山区称为神农的家,神农家,自然就是神农生活的地方。有些人只知发音,不知其意,把它写成了神农架,这让个误会一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神农在这里传授了中医知识,神农道观才会建立在神农架,神农堂才会建在这里,而不是其他大城市,或者繁华的地方。”
    史书上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在前,黄帝在后,自有其道理。神农教导大家的都是生存相关的知识,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人类才能活下来,治病则是延长寿命的必要手段。只有活下来的人足够多,种族才能繁衍下去,才会形成民族、国家。而黄帝是以管理为主,带领大家打胜仗,才能让中华民族保存下来。所以炎帝与黄帝,是延续与互补的关系,各有其伟大之处。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也可以作为佐证。
    史书上对神农的功绩有如下记载:
    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
    遍尝百草以治民恙;制麻为布以御民寒;
    陶冶器物以储民用;日中为市以利民生;
    剡木为矢以安民居;削桐为琴以怡民情。
    再次来到第三个藏书室时,郭星的关注点与第一次有了很大的不同,开始仔细的浏览各个书架,不仅仅看书名,还关注书的作者,作为一种知识储备。
    这次看到《内经》那个书架的时候,也发现了不同之处,其他的书,绝大部分只有一本,只有少数会有两本在书架上,而《内经》不同,不仅有多套,而且字体也不同,如果不是整个书架都是这一本书,猜出应该是《内经》,仅看字体,有一些完全不认识。
    “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字体的《内经》?”郭星非常好奇,感觉一定有重要的原因。
    “你先看一看,我再给你解释。”
    郭星拿出一本自己能认出字体的,随手翻阅,首先发现的问题,书不是印刷的,是用毛笔字抄录的,不时出现字的大小不同、笔画不同,很容易分辨。再看内容,越看越奇怪,忍不住问道:
    “从内容上看,这与外面的《黄帝内经》有些像,回答问题的人是岐伯,问的人却不是黄帝,这是为什么?”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4 编辑

第177章 杏林大会
   
    “说出名字你肯定知道,不过没事还是不要随便提的好,避免打扰他们。我们有三位大长老,都在外面有自己的事做,最近好多年来都没有回过观里,不过观主是可以随时联系的,请李老师担任客卿大长老,也是几位大长老的意思。”
    “李老师倒底是什么身份?听你这么说,来头很大?”
    说起来郭星对自己的老师真的是不太了解,程巽远说的事完全不知道,师徒两人接触的时间很短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李老师很少谈论自己,炫耀、吹牛这些常人的习性完全没有,郭星也不是多话的人,问的基本都是自己的问题,很少聊八卦,自然难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李老师。
    “我也不知道啊,你是他的学生,还来问我?你应该自己去问李老师。”
    郭星觉得以后得找一个机会问问,里面好像有很多秘密。
    “杏林大会最后一届你们什么时候办的?”
     “1958年。”
    “以后再没有办过?为什么?”
    “1958年只来了不到40人,全部都是老人,一个新人没有,再办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中医吸收不到新生力量,就会没落,现在中医的状况你也看到了,国家对中医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大众对中医中药的兴趣一直在降低,再不想办法改变,中医以后很难扭转这个局面。不再举办杏林大会的另一个原因,你也看到了,国家现在这个状态,谁有心思来开会?再说了,我们这里的书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没有了这个动力,开大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杏林大会举办了多少年?”
    “据我所知超过三千年了。夏朝、商朝姑且不论,周朝名义上是统一的,但是各封国各自为政,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根本不可能各国集中在一起开会,只能各封国分别举办。定时举办全国性的大会,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的,秦直道让大家减少了旅途时间,是一个直接因素。”
    “参加的人多吗?”
    “开始的时候人少,一般都只有几十人。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特别是汉、唐以后,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富裕,对生命看得越来越重,中医的重要性直线上升,从事中医中药的人大量增加,要求参加会议的人超过了我们的接待能力,所以我们改为了邀请制,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大夫参加大会,相互交流经验,也邀请少量青年俊杰参与,形成一个有吸引力的梯队,让每一次的大会都能促进中医的发展。当然了,我们对贡献大的与会者的奖励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是什么奖励?”
    “每次大会,都会由与会者一人一票选出本届最优秀的五篇文章,作者可以进入藏书室阅读不同的时间,比如一天、两天、三天,任意选书,任意抄录,这是每个参加会议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你要知道,那个时候,识字的人比例很低,能写书的人更少;就算写成了书,也不容易流传开来;加上许多人都想保留一点绝活,很多秘传的东西,比如方剂、治疗方法,都不会完整地拿出来。所以我们这里就成了全国医学书籍最多、最全的地方;书里的都是真材实料,行之有效的干货,学到一两种,就会受益终身,你想想,吸引力能不大吗?”
    “要是抄录方剂的话,一天就可以抄很多啊,上百份不是问题吧?来几次不就把这里的方剂抄光了?”
    “前几天你在干什么?”
    “找治疗疤痕的方剂啊。”
    “那么多其他的书里为什么不看?”
    “时间不够,只能看自己最需要的内容。”
    “那些进入书库的人,都是有经验的医生,他们与你一样,只看自己最感兴趣的,绝不会胡乱的抄方剂。再多的方剂在手,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又有何用?”
    “确实如此,因为有时间限制,必须要做选择才行。”
    “还有一点你完全没有意识到,你们现在读书,都是先从基础开始,然后生理、病理,最后才是临床,非常的系统,就算以后遇到疑难杂症,也能有条有理的分析。但是以前学医可不是这样的,都是师傅带徒弟,从背汤头歌诀、认草药开始的,完全没有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跟着师傅看病也是如此,病人说了什么症状,师傅听了就开中药,至于为什么这么用,为什么加减,根本不懂。遇到好一点的老师,可能还解释一下;遇到不会教的老师,就会骂人了,说你脑子笨,理解能力差,郁闷死你。所以,在开大会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会看病,会开处方,至于道理,讲不出来。这样的人如果进了书库,方剂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次要的,让他们明白道理的书才是最受欢迎的。”
    “原来这样啊,没有那样的经历,我体会不到他们的困境。自己没有的,才是最需要的。如果是我的话,也会像他们一样,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部分。”
    “你知道吗?那个时候,会议只有五天左右,有时候好的文章多,就加一天,文章少,就减少一天。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在这里停留至少半个月,时间充裕的人会停留一个月。知道为什么吗?”没等郭星回答,程巽远接着往下讲了。
    “他们要等进入藏书室的人全部出来了,抄录这些人记录的内容。大家都是聪明人,特别是参加过几次会议的人,会结成一个团体,一旦进入藏书室,就会相互分工,对于大家都感兴趣的书,分别抄录不同的部分,出去以后,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书了。对于内容很长的书,甚至会分成几次会议接着来抄录,直到抄完为止。”
    “这应该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吧?”
    “在使用竹简的时候,每次开会我们这里可热闹了,不停地有人往里送竹简,不停地有人往外搬竹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像集市一样。”
    “所谓的学富五车,如果使用竹简,也许一辆车只能装一本书。”
    与纸张相比,想想竹简、木牍的体积,一本十万字的书,该是多大的一堆?古文为什么那么简练?惜字如金这个词恰如其分,实在是读书人都被逼的不得不如此。如果像现在一样,随随便便一本小说就是几百万字,得多少房间来装?
    “是啊,每次开大会,就会造成竹简不够用,需要去外地购买,路途遥远,很花时间,不然为什么有人要停留一个月?后来有人发现了这里的商机,就提前种竹子,专门制作竹简储存起来,等到开大会的时候,再卖,既方便了这些抄书的人,又可以赚不少钱。”
    “我来的路上,好像没有看到有大片的竹林啊?”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3 编辑

第176章 制作药剂
   
    其他人对此似乎习以为常,所以没人给郭星解释一下他看书为什么这么快。
    程巽远接过书,看了一遍,点头道:
    “思路确实与我们不同,我们都是用的口服,她选的是外用,控制在局部,药效最强。这味主药我知道,最初看到这味药的时候还奇怪,提炼出来的药剂一直放着,很少有方剂用到,原来是这个方剂的特殊用法。”
    听到这话,郭星非常的开心,马上转移了自己的关注点,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可以制作出来吗?”
    “没有问题,十几种药都不贵,不是特别难找,我们有现成的,制作应该不会花太多时间吧?”程巽远问伍师兄。
    “一两天就可以做好,主药是现成的,节省了很多时间,只是不知道要做多少?”
    大家都看着郭星,郭星也不知道啊,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哪知道这种水剂一次用量多少?多久才有效?
    “要不先做几百毫升试试?”程巽远提了一个建议。
    “好,先试试看,有效以后再定做吧。”郭星完全同意这个提议。
    “那个提取液一直放着不好,不如这次就全部用了,以后需要再提取吧,倒是这个药材需要准备一些备用。”
    “我觉得这个药应该多种植一些,一旦使用有效,我估计需求量很大。全世界对疤痕都没有好办法,如果真是特效药,以后会供不应求。最好先申请一个研究用药批号,方便以后批量生产用。”
    作为西医郭星想的远一些,就提了这个建议。
    “好主意,这些事我们年后就去办,还是先把你需要的药做出来吧,你的时间有限。”
    说完几个人就来到制作车间,很快就把方子中的药准备齐了,不过,因为成品是水剂,有些药需要提取,要花一些时间。
    郭星先看了一下那味已经提取好的主药,在密封的玻璃瓶里呈淡淡的绿色,打开瓶盖,一种清淡的香味飘了出来,很好闻。这一下郭星放心了,他有点担心水剂的味道不好,影响使用者的观感。
    其实这是多虑了,梅长老当时也是小女孩啊,她绝不会用难闻的药水的,这是女孩的天性,几乎没有例外。
    两人回到会议室,郭星问程巽远:
    “这个治疗疤痕的水剂预算多少?看看我带的现金够不够?”
    “这个呀就算研制试用费吧,不用你出钱。”
    “这不合适,该出的钱一定要出,不然您也无法服众。”
    “不用你出钱是完全合理的,不是我个人的决定。李老师是我们的客卿大长老,每年都有一定的丹药使用额度,李老师从来没有用过,连观主都有些不好意思。你是他学生,这次要做的药水完全可以算作研制试用,为今后大量生产做准备,也可以算入李老师的额度里。无论从哪一点算,你都不用付钱。”
    郭星对客卿大长老这个头衔非常感兴趣,听上去很高大上的样子,对李老师有这样的头衔很是意外。
    “李老师是你们的客卿大长老?这是怎么回事?李老师根本没有提过。”
    “李老师完全不在意这个,是我们观主恳请李老师后才答应的。”
    这一点让郭星明白了刚来时程巽远掌柜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转变的原因。
    “李老师经常来你们这里吗?”
    “没有,李老师仅仅来过一次。”
    “才一次?”这让郭星大为惊讶,对一个人的了解一次就够了吗?不是日久见人心吗?
    “那是抗战爆发前一年吧,刚刚开完一次杏林大会,李老师来我们这里拜访,那时我接任掌柜职务不算太久,很多修行者都不认识,不过,第一次接待李老师,我就发现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聊了不到一个时辰,我就接不下话了。不怕你笑话,李老师说的很多我都不懂。比如说,我们神农堂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利他,不论是看病、卖药、还是举办杏林大会,帮助他人是第一目的。而李老师说的是,利己与利他,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利他之前,要先利己。”
    说完这句话,程巽远观察郭星,想看看他有什么反映。只是程掌柜有些失望,郭星的反映很平淡,似乎没有特别的惊讶,心说不愧是名师出高徒,才刚刚修行,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利己不就是自私吗?这与门派的教义不符。李老师说,利己指的是爱自己,不是损人利己,这是有明显区别的。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会一直真心实意的爱他人吗?自爱的人才会自信、自尊、自强,不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老师说,修行就是一种自爱的行为,首先提高自己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身体,这样就有能力去帮助自己希望帮助的人,不然的话,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老师也给我说过这样的话。”
    “难怪。再举一个例子吧,他劝我暂时不要再举办杏林大会了,他说很快就会爆发全国性的大战,根本无法安定,普通人外出可能会遇到极大的障碍。那时很多人预计中日会开战,所以我理解这点,不过他说1950年前都不可能举办,我就有些奇怪,等他说道1960年前两年或者后两年可以再办的时候,就有些不信了。我在预测方面没有什么天赋,不过,一场战争打十多年二十年,有些不太可能吧?”
    对于李老师的预测能力,郭星已有所了解,听了程巽远的话,不是太吃惊。
    “还有他对中医的预测,随着西医的普及,会逐步走下坡路,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要走新的路才可能有希望。我接手的这些年算是明白了这点,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转变才是比较好的出路。你这次来,我一下就想通了,李老师说的话,应该是应在你身上。”
    “不可能吧?那时我都还没有出生!”郭星觉得程巽远的这个推测有些太扯了,难以让人信服。
    “你不懂,这些人都是下大棋的,一个谋划都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的事情,对于修行者来说,区区二十年、三十年,不过是转瞬之间。当时我也不懂,是观主后来告诉我的。”
    “观主怎么知道这些?”
    “我无法继续与李老师聊了,只能送他去观主那里,结果他们两人一聊就是三天。后来观主说,到后来,观主也接不了话了,很多问题观主不是太明白,只能请教观里的大长老。大长老回应的是,听李老师的,天地将会大变,已经到了收官的阶段,不提前准备不行。我们不是下棋的人,但是应该跟着下棋的人走,才会有好的结局。”
    “你们的大长老是谁?”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2 编辑

第175章   梅氏药水
   
    这个主意算是一个解决办法,其他人都没有反对,于是各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组方,不一会,八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方子。
    郭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才来这里寻找的,程巽远不擅长这一方面,也没有开处方,只有找来的八个人是专家。然后大家一起逐一分析每个方子的利与弊,进行筛选。
    讨论到后来,大家发现每个方子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是太满意,到最后,终于统一认识,决定整合各家的长处,形成了一个新的方子。
    对于这个新处方,八人把它与之前找出来的那两个方子做了比较,感觉似乎更好一些。当然,这是大家的分析,因为没有临床病例,无法得出最终的结论。
    郭星为了方子更有针对性,特意介绍了邢英的病情,并把自己拍的邢英几张疤痕照片给在座的各位看,希望在选药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看完照片,大家的话反而少了,因为这样严重的疤痕,部分还在脸上,大家都觉得选出来的方剂有没有作用需要打问号。
    也不怪这些人,医生通常考虑的是治病救人,疤痕这样的问题,很少作为主要的对象来研究,几位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平时看病的人似乎没有专门来看疤痕的,所以基本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没有病人,如何积累经验?前面说的、开的方剂都是纸上谈兵,一定需要病人来检验才行。
    正当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人提起了一件事:
    “你们还记得梅长老吗?”
    “我记得啊,她已经几百年没有回来过了吧?”程巽远接过话题,回了一句,忽然之间想到了这个人提起梅长老的意思,立即兴奋起来:
    “真是的,我们怎么忘记了梅长老的事!谢谢伍师兄的提醒,这下问题解决了!”程巽远非常兴奋地说道。
    “梅长老是谁?为什么问题解决了?”郭星听得莫名其妙,只能开口问了。
    “这事发生在我出生前很久,伍师兄,还是你来介绍一下吧。”程巽远让刚才说话的人把梅长老的故事讲一遍。
    “梅长老是一千多年前入门的,在门派里很有名,我们这里女性本来就少,加上她非常漂亮可爱,从上到下,师兄师姐们都喜欢她,有好吃的都会留给她,有好玩的都会带她去,宠到没边了。没想到有一次游山玩水,出了意外,她看树上的果子很漂亮,就背着师兄爬树去摘,这样危险的事平时是禁止她做的,就怕出意外,没想到这一次就真出了事。她太小了,经验不足,爬树的时候稍不留神一脚踏空,从树上掉了下来。本来掉下来也没事,人没有受什么伤,但是脸被树枝划破了一道口子。师兄师姐们那个心痛啊,恨不得把一切好药都用上,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我们这做出来的药膏,效果不用怀疑,她脸上的伤口很快就长好了,但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是,脸上留下了一个比较长的疤痕。”
    伍师兄很有讲故事的天赋,特意留了一个包袱停顿了一会,看到大家都在看他,等着后面的结果,才接着往下讲:
    “师兄师姐们安慰她,不用为这个着急,以后修行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完全修复这些疤痕。不到十岁的她伤心了好久,发誓一定要用医术尽快治好这个疤痕,而不是等多年以后靠功力来化解,爱美之心也许就是她修行的最大动力吧。”
    伍师兄笑着摇摇头,很明显不是太理解女孩的那些心思。
    “开始的时候,是找有经验的师兄开方子,效果都不明显,后来就自己研究,短时间内没有特别好的效果。大家劝她,她也不听,一直坚持进行各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真的给她研究出了一个配方,制作出来的水剂,对疤痕有一定的作用,让她高兴坏了,虽然伤痕变化比较慢,但是有效就很不容易了,这让她信心十足,坚持不懈。”
    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总是让人尊敬的,伍师兄也非常敬佩她。
    “有一天,药剂用完了,她让一位师兄又帮她制作了一批,没想到,这批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让她大感意外。她赶紧找制作的师兄问缘由,师兄也莫名其妙,所有原料是按照她的配方做的,没有任何改动,不知道为什么效果不同。分析来分析去,终于找到了原因。那位师兄在制作的时候,有一味药没有了,只好找了刚进的还没有炮制好的药替代,他们推测变化就应该出在这味药上。”
    伍师兄又开始卖关子,其他几个人不动声色,不为所动,只有郭星修为浅,忍不住有些急迫。
    “师兄马上找到这味药,大家看来看去,没有看出什么不同,后来找出炮制好的草药拿出来比对,才知道了原因所在。一是这味药与之前的产地不同,二是效果好的是没有炮制的。为了证实这个结论,他们还特意去产地看了,就在神农架附近,带了一些当地的土回来,让一些有经验的长老检查。经过几位长老确认,种植药材的土里有某些特别的成分,让药材的灵性或者说活性成分大幅提高,与其他产地的药材有明显的不同;其次,炮制的时候,会让这种活性受到很大的破坏,也会降低效果。”
    这一次伍师兄没有停顿,直接讲完了结局:
    “这件事带来的后果之一,是门派里新增加了一个分支,就是专门识别不同地区的差异,寻找最有效的产地种植药材。用了这个药以后,时间不长,梅长老的伤疤基本上消失了,反正后来再见到她时,脸上没有任何痕迹。”
    “我听说她成为长老之后,写了一本《梅氏札记》,这里应该有抄本吧?”另一个人补充道。
    “这本书我有一点印象,我去找找。”程巽远说完,立即去第三书库找书去了。
    当程巽远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放在桌上,郭星看了一眼,正是《梅氏札记》。
    那位伍师兄拿起书翻阅起来,让郭星目瞪口呆的是,伍师兄这是在翻书还是看书?如果是看书,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吧?每一页停留的时间有一秒吗?郭星怀疑就算每一页只是一幅画,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看清楚吧?何况是文字?人们常说的一目十行也没有这么快啊!
    不一会,他停了下来,说了一句:
    “找到了。”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2 编辑

第174章 掇菁撷华
   
    明清两朝的书相当一部分是印刷版,手抄本较少。元朝的书很少,元朝之前的全是手抄本,这说明早期的作者写完书以后,没有去印刷,只是以手抄本流传。
    原因可能一是还没有活字印刷,只能手抄;二是不准备大量发行,只以手抄本留世,符合古人秘术不外传的理念。
    古人写书,特别是医学书,不会像后世的人求大求全,用厚厚的书来谋取晋升职称和职位,古人多数只会写自己的经验,以及与经验相关的内容,中医本身分科就不严格,实际治疗过程中,很难只看一科的病,而不理其他的病人,这样一来书里的内容就比较杂乱了,很难分到某一类,往往会跨几个类别,只能放在综合这个部分。
    看到书库里这么多古书,郭星除了赞叹与佩服外,惊讶到没有了其他想法。要是等到后世古籍收藏大行其道的时候,再来书库里,看到这些书很可能眼里就不再是知识,而是一堆一堆的钱了。
    郭星事后估计了一下,这个藏书库的书可能一半,最少三分之一是后人眼中的孤本或善本。
     郭星留心了一下,这些书大约三分之一是著名医家的著作,剩下的都是名声不显的中医师留下的。程巽远给郭星介绍过,所有收录的书的作者都是当时当地著名的医生,多数都是参加过杏林大会的人的著作,很多人写书只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作为参考,作为立家之本,不是为了向外扩散,不过他们写完以后一般都会抄录一本送来这里。
    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凡是送来专著并被收藏的人,都有资格推荐一人参加杏林大会,这对自己的子女或者弟子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这里的书多是善本。只有少数的书是其他人写的,一些是神农堂自己觉得有价值买的,还有一些是有人赠送的,基本都是印刷品。
    这里的书如果是印刷版本,差不多都有目录,而手抄的就有些百花齐放,随心所欲。书里记载的如果有规律还好些,那些没有规律的,把病例记载、个案分析、临床心得体会、或者一些经验总结混在一起,不看完全本书,就无法知道重点,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这让郭星有些坐蜡。
    没办法,郭星只能自己总结经验,尽可能提高效率。比如先看印刷的、有目录的,可以快速过滤。需要细看的抽出来放在桌上,不需要的留在书架上,这样一格一格地找,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翻,避免遗漏,也避免重复。
    看书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提高效率,这么多的书,可不是一时半会能看完的,只能挑选重点,凡是与烧伤、烫伤无关的、与疤痕无关的,统统跳过,有价值的先放上书签,另放一处,等待后面仔细阅读。
    花了一整天时间,郭星才把外面这一间的书全部挑选完毕,找出来三十多本书,等着细读。在第二间挑书的三个人,只查完了三分之一,挑选出来的书也只有三十多本,为了加快进度,郭星决定晚上在这看书。
    书库有规定,任何书不得带出书库,只能抄录,郭星也得遵守。程巽远三人晚上陪着郭星,依旧在第二间挑选。
    在晚上睡觉之前,郭星只看完了自己选出来的书,找出来几个治疗烧伤的方子,治疗疤痕的一个没有。第二间的三十本只能等第二天在看了,急也没用。
    晚上睡觉之前,郭星联系了李老师,讲了自己昨晚服药后灵魂出窍的过程,李老师说这是非常有益的一段经历,对郭星以后的修行帮助极大。后来讲了程巽远说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李老师说凡事都有因果,只要出现的事,都有其道理。
    当郭星问具体的原因时,李老师说时间没到,暂时不需要知道,时间到了,郭星就会明白这个经历的来龙去脉。为了安慰郭星,李老师最后说了一句,这事对他有益无害,对今后要做的事会有很大的帮助,郭星只能把郁闷留在肚子里。
    次日,四人继续在书库继续自己的工作,郭星负责阅读,其余三人负责挑书,到晚上结束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治疗疤痕的方剂,让郭星高兴了好一阵子。
    第三日,三人继续前面的工作,到吃晚饭时,终于查完了第二间书库的所有书籍,晚上睡觉前,郭星终于看完了所有挑出来的书,又找到了一个治疗疤痕的方剂,以及治疗烧伤的几个方剂。
    翌日早上,吃完早餐后郭星与程巽远讨论找出来的两个方剂。从书里的记载来看,伤后早期使用,是有一定作用的,至于已经形成疤痕以后,会不会有效,不知道,没人试过。
    两人分析了半天,依旧得不出有用的结论,程巽远提议,不如找堂里懂临床治疗与方剂的高手来一起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配方。
    不一会,程巽远找来了八位师兄弟,这也就是神农堂了,其他地方哪能这么容易找到如此多的高手?就算是中医院校也不可能。神农堂的这几位每个人几百年的经验真不是吹的,而中医院校的中医能有多少年的时间坐诊和做研究?满打满算40年,六十岁退休,真正有经验又有精力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20年。
    修行者不同啊,身体一直保持在健康状态,精力比常人还要充沛,加上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效果杠杠的,这样积累100年、200年、300年,其经验绝不是中医学院的教授可以相提并论的。
    十个人一起坐在会议室里研究这两个方子,大家先从方剂的组成开始分析,首先去掉了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几味药,因为疤痕就是后遗症,不再有伤口愈合的问题,这几味药是多余的;接着,几位有经验的坐堂大夫又去掉了几味药,都是在君臣佐使的搭配上重复了,没有其他的作用,去掉不影响效果。
    剩下的不到二十味,是重点研究的部分,大家分析来分析去,觉得都是较为常见的中药,各种作用这些人都非常清楚,完全看不出对疤痕会有特别的效果,这就让人头痛了。
    程巽远想了很久,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如每个人提出一个自己的方案来,我们一起讨论,看看有没有更有效的方剂组成?”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1 编辑

第173章 参观书库
   
    “用丹药引发的出窍,与入定是一回事,区别在于药物有时间限制,药效过了就得回归;入定就没有时间限制了,自己愿意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不过,不论是用药,还是入定,进入天界的原则是一样的,都受到肉身的限制,肉体与灵魂相连的那根线,既是回归的依据,也是限制灵魂的根源。举个例子来说吧,四五岁的小孩,身体还没有长好,上的就是幼儿园;六七岁以后,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了,上的就是小学;有了小学的知识基础,才能上中学;学完了数理化,才能考大学。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层次非常的清晰。我们的修行,就是如此,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不断达到更高的程度。我能够在三百多岁去到杜托利亚,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不是我自吹,在我的师兄师姐中,极少有这么快的,师弟师妹中也极少,不然也不会让我来负责神农堂,而不是师兄岳震天。你的修行状况最多就是幼儿园的程度,就算拔高一下,到顶了也只能去小学,而实际情况是,你昨晚相当于以幼儿园的程度进入了大学,而且还是那种最顶尖的大学,跳了好多级,你说这不奇怪吗?”
    “为什么出现这么怪异的事情?”郭星很好奇,而程巽远更好奇。
    “我也不知道啊,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想来想去,也许是你的天赋吧,不然其他的理由都解释不通。”
    “还有其他不合理的地方吗?”
    “你这次的旅行,没有一处是合理的,只是与前面的两点比起来,其他的都不算事了。你的修行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说了也不容易明白,具体的就不解释了。不过这次的经历应该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我建议你最好请教一下李老师,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修行有点像做研究,有其共性,比如每个课题立项前,都要先做选题的可行性研究,都要做实验设计,要检查设备够不够,实验动物合不合适,还要做预实验,摸索实验条件,纠正不恰当的地方,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实验。
    实际上,只要完成了这个程序,在正式实验之前,已经可以预期实验的结果了。
    但是,实验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千差万别,有时候就算是同一个专业的人,也不一定能看懂另一个课题组的内容,对于自己研究的课题,只要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几乎就是世界上最懂这个项目的专家。
    修行也是如此,在同一个门派内,修行的方法相同,但是,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有人领悟能力极强,意识境界提升极快,真的可以做到立地成佛。
    有人神通出现的极快,别人几十年、上百年没有进展,有人几天就出现了,甚至一次出现几个,就像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有人对灵气的亲和力极强,走路睡觉都可以吸收灵气,有人就是因为灵力不足,法力低下。
    有些人天生就有一些罕见的能力,有些人对某个领域有异于常人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做到前无古人。
    有些人观察能力强,有些人分析能力强,有些人动手能力强,有些人预感能力强,简直毫无道理可言,找谁说理去?
    吃完早餐,程巽远找了两个人来帮忙,然后四个人来到一个屋子,顺着楼梯向上,进入一个封闭的房间,这间房里有一个向下的楼梯,大家顺着楼梯往下,走了远远超过上楼梯的距离,才算到底。在灯光下郭星可以确定,这是进入了一个地下室。
    地下室看起来空间不大,不过里面有一个厚重的门,郭星估计藏书应该在门后。
    程巽远走到门前,掏出钥匙,打开锁,用力将门向一侧推开,再按了一个开关,明亮的电灯照亮了门后整个房间。灯光下郭星才发现,门镶嵌在墙的中间,墙的厚度不少于半米,门打开以后,郭星看到里面是一个巨大的藏书室。
    “这个门以及其他的设施,主要是起防水、防火的作用,以前经常发生水灾和火灾,这么多的藏书,要是毁了就太可惜了。”程巽远看出郭星眼中的疑惑,解释了一下。
    这个地下藏书室共有三个部分,程巽远一边介绍,一边带着他们往里走,先浏览一遍这三个书库。
    里面空气非常清新,完全没有地下室的浑浊、发霉等味道,怎么做到的不清楚,至少说明平时的维护做的很好。
    进门的大厅中间摆了几张桌子和凳子,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书架,上面放满了书,清一色的线装本。
    经过一道同样的厚墙和厚门,进入第二间,这里的空间比第一间更大,这里同样摆满了一排排的书架,没有任何桌子或凳子。
    再经过第三道同样的厚墙,同样的厚门后,进入了最里面的第三间,其空间比第二间小一些,同样摆满了书架和各种书。
    程巽远给郭星作了介绍,最里面的书库放的全是选出来的珍本善本,以及非临床的书籍,主要是基础方面的,以及门内研究的暂时不宜公开的部分,还有一些修行的书籍,一般不对外开放,包括杏林大会选出来的人,也无法接触到这些书。不过,如果这些人希望阅读、抄录某一本可以外传的书,会由堂里的人进去,找出可以给他们看的版本来,而不能由他们进去自由挑选。
    郭星随意扫了一眼,似乎看到了《内经》字样的书,因为不是自己首要关注的内容,也没有提问。按照程巽远的说法,这里不会有郭星要找的内容,于是退回到第二间。
    “我们收集了几千年的临床书籍,全在这里,要是这里没有,国内应该找不到更古老的医学书籍了。等一会郭星去第一间看一看,那里的书相对比较新一些。我们三个人在这件帮你找,毕竟我们比你熟悉,会快一些。外面的书籍有大致的分类,你只需要找有关的部分,会节约一些时间。”
    专业的事情,就应该听专业人员的意见,郭星遵从程巽远的吩咐,退到第一间,开始按照书架上的分类,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浏览目录。
    这里的书分类很粗犷,远远没有现代图书馆那样精确,是有客观原因的。郭星浏览了一下,这里的书有清朝的、明朝的、元朝的,还有宋朝的,以及唐朝的,以明、清为主,后面的较少。
    有一点要说明,书库里都是纸质书籍,如果是更古老的简牍版的,或者甲骨文之类的,都由专门的人员抄录后摆放在这里,而原始的简牍等收藏在另外专门的库房里,避免损坏。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1 编辑

第172章  杜托利亚
   
    把整个经历回顾了一遍,感慨良多,今晚看到的、体验到的所有的一切都非常新奇,完全出乎了郭星的意料。特别是去的星光层那个城市,从头到尾,自己都被一股能量包裹着,说不出的舒服,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无论是能量,还是物品,更别说遇到的人了,满满的爱,都快让人融化了。
    李老师说曾经有人迷恋星光层,不愿意回归,真的有可能啊,郭星自己就极为喜欢这种氛围,在他的印象中,总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在类似的环境中生活过很久很久,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但是又说不清道不明,找不到这个感觉的来源。
    对了,心灵感应,自己在星光层可以自由使用,现在赶紧再试试,要是回到肉体还有就好了。
    试着感应一下程巽远,没有感受到他的气场波动,再试试其他人,也没有任何感觉。哎,可惜啊,只能在离体时使用。
    带着些许的遗憾,郭星很快进入梦乡。
    次日早晨吃早餐时遇到了程巽远,应该说是程巽远特意来找的他,坐下后,两人边吃边聊。
    “昨晚怎么样?进去了吗?我感觉到你的灵魂离开了房子,后面的就不知道了,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成功了?”
    “非常感谢你给的丹药,非常有效,让我有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旅程。”
    “快说来听听,讲一下具体的经过,说不定我可以给你一些意见。”程巽远的口气就像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完全不再有几百岁老人家的稳重与平静。
    郭星发现,这里的其他人好像也是如此,包括那位九百多岁的长者,随意,不装腔作势,该是什么样的表情就是什么样的,真情真性,自然而然,也许这是修行者的一个特点?回归自然状态,大家和谐相处。想想星光层的经历,他们好像也是如此。
    郭星心情很好,对于帮助自己的程巽远,非常的感激,不是他给自己丹药,绝不可能有昨晚奇妙的体验。再说这也没什么需要隐瞒的,他应该去过很多次,早就见多识广了,自己还有很多问题,正好可以请教。于是,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郭星才讲一会,就发现程巽远整个人都不对了,早餐也忘了吃,定定地望着自己,难道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两边摸了一下,好像都正常啊。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你真的是第一次去星光层?”
    “对呀,难道我去的地方不对吗?”
    按照李老师的说法。灵魂出体只能去星光层,虽然也有可能去其他的地方,但是,万中无一,极为少见,难道自己就是少见的那个?
    “太不对了,知道你去的是哪吗?”
    “不知道,上面没有城市的名字,就算有我也不认识啊。”
    “这地方我去过,我知道是哪里。正是因为知道是哪里,才觉得奇怪。”
    “奇怪在哪里?”
    “你不应该去那里,你不可能现在就能够去那里。”
    “为什么?我是根据牵引力去的啊,不然我自己怎么可能找到?难道有问题?还有应该与不应该的事?”
    程巽远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以前一直不知道李老师收郭星为学生而不做师傅的理由,也许这里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可惜自己看不透啊,神仙就是神仙,自己这个比凡人高一点点的人在他们眼里也许还是凡人吧。
    “你的经历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先说药吧,这种丹药最长的有效时间是3小时,只会短,不可能更长,不然价格就得翻他几倍了,差的时候只有1小时。你可好,第一次就去了五个多小时,这把我知道的最长记录几乎翻了一倍,完全不可能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也许我是特例?”郭星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随口应了一句。
    “特例吗?” 程巽远左看右看,琢磨了半天,没有吭声。
    “怎么样?”郭星也有些好奇。
    “我又把你研究了一遍,真的找不到原因。药是我给你的,没有什么问题,你在我们这里服的药,环境上也没有什么特别。所以,剩下的只能从你的经历上做些推测。”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我做医生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出现个体差异不应该是很奇怪的事情吧?”
    “就算个体有差异,也绝不会达到你这样夸张的程度,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算了,这事不说了,说了你不懂,很难解释清楚。剩下的那一颗药你不用还我,或者你用,或者给他人用,真希望再出现这样的事。说不定是我们的药品质量提升了呢?也许应该加价了。”
    不论别人信不信,反正程巽远自己是不信这个鬼话的。一样的种植,一样的制作,服用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吧,从来没有这样的事,丹药的质量提升了?哄鬼呢?提升在哪里?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听听?
    郭星也呆呆地看着程巽远,这怕不是一个奸商吧?自己做的丹药质量如何自己不知道?
    “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快说来听听?”郭星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催着程巽远赶快讲。
    “最不合理的是你第一次怎么可能去这里?你知道那个城堡是哪里吗?”
    “不知道啊,您得告诉我才能知道。”
    “那是天界。”
    “对呀,我去的就是天界。”
    对于三维的人类来说,星光界就是天界,是容纳灵魂的地方。
    “根据你的状态,那地方你现在根本去不了,完全不符合条件。不是你自己讲出来,我是不会想到这样的事也会发生。你要知道,天界分好多好多层次,你去的几乎就是最上层了,我修行了三百多年才能够去到那里,你与我那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程巽远最后一句用词有些不恰当,人在激动的时候,常常出现这样的失态,程巽远实在是找不出理由,脱口说出了心里的判断。
    “您说了半天,还是没有告诉我那到底是哪里。”
    “那个地方叫杜托利亚,城市的中心并不太大,是一个很隐秘的地点,很少有人能找到那里,我也是前辈提点过,试了很多次才发现的,我的师兄师弟相当多的人到现在也没能到达那里。那里出过很多高人,与地球的联系非常的紧密,所以许多人都希望去那里看看,就像朝圣一样,里面的博物馆收藏了不少地球上的东西,都是各门派最著名的人物使用的物品,对于他们的心情,你可能无法理解。”
    “原来叫杜托利亚,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0 编辑

第171章 设计服饰
   
     舞蹈结束的时候,全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喝彩声,出乎郭星意料的是,几乎每个观众在发出“小娜娜”的欢呼声时,还各自放出粉色的光云,飞向小娜娜,用粉色云把小娜娜包裹了起来。
    郭星发现每个人送出的粉色光云色彩有一些明显的、或者细微的差别,不知道是否代表了各自修行的层次?
    所有的粉色光云合在一起,将娜娜包围、托起,缓缓移动,在观众的欢声笑语中,把她放在一对夫妇的面前。
    郭星猜想,这应该是她的父母吧?那小娜娜思念的又是谁?  
    当小娜娜第一次同郭星讲话的时候,郭星就看到了她头上的彩色云朵,当时猜测这云朵就是意念吗?后来,随着对话增加,郭星确认这个彩云就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
    原来意念、意识、精神这些以前看不见的东西,是真的存在,而且有颜色,会发光!看到最后粉色云团包裹、移动小娜娜,郭星立即明白这是意识的一种用法,意念移物就是这样的吧?
    演出结束以后,小娜娜来到郭星身边,郭星立即送上了祝贺:
    “你的舞蹈太美了,我第一发现舞蹈还可以这样跳。你看,全场观众都非常的喜欢你,都把爱送给了你,我也跟着你沾光了。”那些粉色云团有强烈的感染力,郭星也得到了爱的洗礼,这是一份意外的收获。
    “谢谢你的赞美,今天我真高兴!”
    “刚才你拥抱的是妈妈?”
    “不,那是我姨妈和姨夫。妈妈在生下我以后就去世了。”
    这一下,郭星明白小娜娜思念的是谁了,她的舞蹈就是在找自己的妈妈。
    “抱歉,我不知道,希望你的思念你妈妈可以收到。”
    “没事的,不用道歉,妈妈当然会收到,我知道她爱我。”
    郭星自己有类似的经历,那种痛苦与思念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将心比心,现在娜娜年纪如此之小,对母亲的期盼只会更强烈,想想就让人心酸。郭星以己推人,很是担心她沉浸在这个情绪中不能自拔。
    只是自己不会做思想工作,特别是小女孩,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只能生硬地换了一个话题:
    “我看你姨妈姨夫走了,你不随他们去吗?”
    “他们有他们的朋友,我有我的,回家的时候他们会带我一起走的。现在舞跳完了,我来帮你设计衣服吧。”
    看到小娜娜的样子,郭星真的很心痛,自己长成了大人,还是男子汉,没有了父母,一样难过,娜娜这么小,不知道是怎么度过来的?看她现在快乐的样子,她的姨母姨夫一定花费了很多心思。
    “你们的家不在这里吗?”
    “城里是不住人的,只是举办活动的场所,我们平时都住在附近的村庄里,有大型的活动才来这。今天来的人都是我的朋友,他们都很爱我。”
    娜娜的天真烂漫,让郭星的心情好了一些,前面的话题似乎没有影响到她,郭星也不确定这是她的真实心态,还是装出来的。要是在地球,这样的小孩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哪里有她这样乐观、坚强?
    在天界,一般都是以小型的居住点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城市。如果是科技为主的城镇,会修筑类似高铁这样的交通工具,作为日常的用途。如果是以开发自身能力为主的社区,差不多都是以自己的梅尔卡巴作为飞船用于旅行,而不会破坏环境去修建轨道运输系统。
    用地球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聚集点几乎都是小村镇,没什么气势,不太引人注目,繁荣的程度似乎不如改革开放后的一些乡镇那么热闹、鲜亮,这是两者的背景不同造成的差异。
    在天界,几乎不会有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城乡差别,没有工作的需要,没有生存的压力,不需要为了生活、赚钱修建大型的工厂,更不会有交通困境,人人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完全没有污染。
    娜娜看着显化在空中的衣服试样,一边问郭星,一边修改,郭星又学到了一种意念的使用技巧。
    这件衣服,娜娜觉得礼服比较好,以后无论郭星进入星光层的什么地方,都适用。
    小娜娜非常用心,不仅仅是式样,还有颜色的搭配,配套的小花式,既有地球的特色,又优雅大方,不知道她这么小的年纪,哪来的这么多知识。
    其实还是郭星不习惯没有孟婆汤这个遗忘功能的世界,在四维以及以上的世界里,以前的一切经历,包括学到的各种知识,都可以随时调用。娜娜在地球轮回过,自然懂得地球的一些礼仪,再结合这里的习惯,设计出来的服饰,不仅美观,还不会造成任何冲突。
    服饰设计完成以后,郭星越看越满意,这要是拿到地球上去,肯定可以获奖。
    郭星仔细地观察衣服的每一个细节,记在脑海里,然后立即显化,身上果然出了那套衣服。
    这是意识创造的一个特点,每个创造物都需要事先想清楚,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到,才可以立即完美地显化。如果意念里忘了一只袖子,显化出来的衣服就会缺一只胳膊。
    这时,郭星感到了一阵轻轻的牵拉,李老师说过,这是药效快完了的提示,第一次出体,为了避免意外,需要尽快的回归,不能再停留了。
    “我必须得回去了,真希望以后还能见到你。”
    “我也希望再见到你,谢谢你能来看我的舞蹈。”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欣赏这么美的舞蹈,谢谢你给我设计的衣服,还要谢谢你教我的许多知识和技巧,真开心认识了你这位朋友!”
    郭星牢牢地记住了小娜娜的样貌和气场频率,特别是后者,这是以后辨识、联系她的依据。
    两人用地球的方式挥手道别,然后,郭星瞬间回归了神农堂的客房。
    郭星感觉自己最多离开了一个小时,除去不能确定时间的路途,只在空中观察了一下这个城市中心,然后在地面走了一会,接下来就是看娜娜的舞蹈,设计衣服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只是娜娜问了几句,倒是自己观察、记住这个设计耽误了一会。
    看了一下手表,让郭星惊讶的是竟然超过了五个小时!难道自己前面的准备工作花了很多时间吗?也不对啊,程巽远说这个药只能维持两到三个小时,自己差不多超了一倍的时间,这是怎么回事?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0 编辑

第170章 结识娜娜
   
    郭星知道这是心灵感应,也试着用意念回答:
    “谢谢你,美丽的小姑娘。”
    说完郭星立即发现自己的语言有问题,在这里不能用地球的习惯来称呼别人小姑娘,也许对方根本就不是自己以为的小孩。不过,郭星牢牢记住了李老师说的要求,无论见到任何人,都不要产生不好的念头,对任何自己不习惯的人,绝对不要做任何的评价。不过,如果是好的、美的意念,则没有问题。
    “你是从哪里来的?”
     没想到自己第一次用意念回答,对方居然收到了,郭星好兴奋,太开心了,终于可以自由地使用心灵感应了!只是不知道回到地球以后是不是还可以用?
    女孩是似乎没有否认小姑娘的称呼,看来真是小孩啊。
    “我从地球来,你怎么知道我是外来的?”
    “我以前没有见过你啊,再说了,你的外形和打扮明显与我们这里不同。”
    确实如此,这里的人身材高大,多数是欧美人那样的相貌,装束都有精心打扮,看起来庄重大方,似乎是要出席什么正规的场合。郭星根本不知道如何装扮自己,更准确地说,是完全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衣着打扮。
    灵魂出体以后,郭星是以原汁原味的本色出现在这里,打一个比方,他相当于穿着睡衣在外面乱跑,这要是认不出差异来,与瞎子无异。
    只是前面遇到的人为什么没人提醒?
    郭星不清楚这里的习惯,不了解天堂里的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无论看起来多么的诡异,他们都不会做出不适当的评价,前面遇到他的当地人就是如此,用微笑来面对他。还是这个小女孩,看穿了皇帝的新衣。
    “如果我想像你们这样装扮,该怎么办?”郭星也顾不得脸面了,赶紧不耻下问 。
    “你是第一次出来玩吗?很容易啊,你想穿上什么样的衣服,需要自己先想一想,根据场合,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出大致的款式,然后再做细致的修改。我为今天的活动设计了好多套,这一套是我最喜欢的。”
    得到指点的郭星非常的开心,她说的就是意念造物啊,李老师提醒过的,前面太兴奋,完全忘了这事。郭星一边构想自己要穿的衣服,一边感谢小女孩:
    “真的谢谢你了,我是第一次这样出门,真是难为情了。不过你的衣装非常的漂亮,真是一位可爱的小天使。”
    郭星的情商还不是负数,所以记得夸奖小女孩的盛装。不过地球人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他不自觉地使用了小天使这样带有宗教性的词语。
    “谢谢你的赞美!我以前也在地球生活过,知道你说的意思。”
    郭星设计的是最简单的传统中式服装,就是古人穿的那种上下一体的长袍,为了应景,选了白色,意念确认以后,衣服就出现在身上。
    “你也在地球轮回过?是哪个地方?”
    “我主要生活在法国,其他地方也去过。你喜欢祭祀服?”小女孩看着郭星的服装,有些奇怪,随口问道。因为白色长袍通常是在神殿里穿的,有大型纪念或者祈祷活动的时候通常都是穿这种既简单又纯洁的服饰。
     “这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我不会设计,想不出更好的来,要不你这位设计师帮我设计一下?”
     郭星完全不懂设计,更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只能找一个最简单的样子,先来应景,而中式长袍是他想到的唯一选择,与自己的喜好无关。听女孩的口气她对设计很有研究,于是顺口求助,行不行都无所谓。
    “好啊,不过现在不行,我马上要去表演一个节目,是一个舞蹈,编排了好久,你要不要去看?等我表演完了,就给你设计。”
    看着小女孩期盼的眼神,郭星怎么可能拒绝?这么美丽的小天使的邀请,也实在无法拒绝。
    小女孩蹦蹦跳跳在前面领路,郭星跟着她往舞台的那个建筑物走去。那个剧场一样的大厅里,已经有很多人了,舞台上正在表演的是一位歌手。
    郭星第一次听到天堂的歌声,一下子几乎呆住了。
    这个歌声与之前在外面听到乐曲完全不同,郭星是音乐的门外汉,只知道好听,但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这歌声首先是旋律优美,悠扬婉转,余音绕梁,宛如阳春白雪,实是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下面的听众都如痴如醉地沉浸于其中。
    更妙的是歌声可以引起听众身心的共鸣,带着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让灵魂与意识得到洗礼与升华。
   这个意外的插曲让郭星也沾了光,他感觉自己的获得到很多的东西,只是一时还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不过说不出的兴奋与舒坦是现在就可以感受到的。
    “小娜娜,你才来啊,马上就是你表演了,快上来吧。”
    有一位成年女性看到小女孩以后热情地招呼她,小娜娜向郭星示意以后款款走上了舞台。
    当歌手唱完以后,下面观看的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的精彩演出。郭星在想,他的歌唱得如此之好,要是在地球,一定会是举世闻名的大明星。
    接着主持人报幕,告诉大家下面舞蹈的名字是:我的梦。
    表演者的名字郭星没有听清楚,或者说听到了,但是完全不熟悉这样的音节,就如听到外语一样,只记得后面有个娜字的发音,应该就是小娜娜吧?
    果然,飘舞出来的真的就是那个小女孩,只是现在看上去完全不一样了,身上的那件衣服逐渐展现开来,似乎变成了一片片有生命的绿叶,而女孩变成了一朵花蕾,被绿叶包裹在其中。
    花在舞动,绿叶在伸展,花骨朵逐渐变大,含苞待放。
    一阵春风吹过,花瓣一片一片地打开,浓浓的粉红色花粉从里面爆发出来,洒满了整个大厅,郭星也被这股能量包裹,深深地体会着爱与思念。
    当花瓣快要全部打开的时候,却停住了,不再继续扩展,然后四处游移,似乎在寻找什么。
    忽然,郭星从舞蹈中明白了,花在寻找种花人,因为这个人没有再出现,花在期盼着种花人的到来。
    花粉一直在向外飘洒,直至将整朵花淹埋,将整个舞台淹埋,然后花粉变成了一朵娇艳的花,飞舞着,期盼着。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29 编辑

(不知何故,后面的章节自动来到在了最前面,只能删除。删除前面的会同时删除后面的,只能恢复)

第169章 奇异城堡

这是一座多么漂亮的城堡啊,郭星感到震撼,也感到词穷,搜肠刮肚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形容!

先说说颜色,自己以前见过的自然界最美的颜色,无论是花,还是矿石,都不及它的万分之一,就算是五彩缤纷、昙花一现的烟花,也相形见绌,完全没有可比性。

那座城堡发出的光灿烂夺目,又层次分明,仅仅一种颜色,似乎可以分出几百个,几千个层次来,因为它们在不断地变换,由浅至深,各层清晰可见,郭星才能发现这一点。

很多颜色是以前没有见过的,或者说没有关注过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郭星感觉自己穿过一层膜一样的东西进入了城堡。实际上这个描述不准确,它并不是可以触摸的膜,而是一种感觉,也许是某种力场,或者其他的能量场。

穿过它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不适,相反,郭星感觉极为舒坦。

郭星没有看到任何类似文字一样的东西,其实就是有,看到了,郭星也不认识啊,所以郭星现在完全是懵的,不知道这个城堡叫什么名字,位于何方,是友善的,好客的,还是有危险的。

就算这里有危险,郭星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别的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才能离开?所以只能横下一条心,一条道走到黑,体验一次真正的大冒险。

这个城市总体的基调应该是粉白色吧?郭星不知道这个词用得的对不对,观察了一会,确实是以粉色为基础在不断地变化,就像有人在不断地调和粉色,展现各种迷人的光彩。

当然了,城堡里还有其他的颜色,不过全部都可以与粉色搭配起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这个城市并不大,一眼就可以望到边。其实这个“一眼”是郭星下意识的判断,这是用意识观察到的,与眼睛看到的,极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意识的察觉才是全方位的,而眼睛观察会出现很多的缺失。

这个城堡到底有多大,还真不好用现实世界的城市来做比较。

城堡的外围是一圈各式各样的建筑,围成一个圆环,其中一些是地球上可以见到的如塔楼、方块、圆顶、球状物、以及金字塔。另外有一些就不知道如何描述了,因为部分建筑物在缓慢地活动,就像活的、有生命的一样,只是没有移动地方,形状也在慢慢改变,加上自身的光也在变,说它是生物,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城堡里面全是独栋建筑,形状各异,极具异域风格,它们排列的错落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空旷。每个建筑物都有自己的色调,不过,与整体的粉色相辅相成,不会产生冲突的感觉。

怪异的是城堡里完全没有地球城市常见的宽阔街道,每一栋建筑物周围有很多宽窄不一的人行道,通往其他建筑物。这些道路没有一条是笔直的,都以优美的曲线穿行在建筑物之间。

没有见到任何车辆,没有看到任何商店,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广告。所有的建筑物似乎全部都是服务公众的场所,比如各种不同的博物馆,郭星甚至发现其中一个保存的好像是地球上常见的物品,其他的博物馆很多内容完全看不懂。

郭星能够看到里面的物品,是因为这些博物馆所有的墙壁都是透明的,那些建材肯定不是玻璃,因为没有反光,没有变形,没有固定框架,整面墙没有任何不透明的地方,外面的人可以一览无余。

还有类似地球歌剧院一样的地方,是供人表演的剧场吗?

也有类似图书馆的地方,里面的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光屏,显示的全是视频,郭星猜测他们在看不同的实况直播?或者在放电影?

有的人似乎在做研究,看上去是在分解某种东西?一层一层不断地深入,不断有说明出现在画面的周围,不断有插图在不同的地方闪现。

有一个建筑物是一个大大的圆型场所,有点类似舞厅。

有一些陈列着很多制成品的建筑物,那些物品有一个看上去像水晶球,有一件像衣服一样的东西,但明显与周围的人的衣着试样不同,更多的是根本看不懂用途的制品。

有一个建筑物里摆的全是乐器,有一些是地球上有的,更多的是没有见过的,试样别致,有很多郭星猜不出该如何使用。

还有一些建筑看不出用途。

建筑物之间有许多各式各样的花草,极为的美丽娇艳,对比了一下,地球上的任何花朵在它们面前都会默然失色,完全无法与之争奇斗艳。

这些花草郭星一种都认不出来,很多的形状超出了郭星的想象,不得不佩服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更令郭星叹为观止的是,每当有人走过的时候,这些花草要么点头示意,要么摇摆枝叶,这是在与路人打招呼吗?

这里的树木与地球上看到的完全不同,如果不是它们的枝叶在动,在发光,郭星按地球的习惯,可能会把它们当成工艺品,当成塑料制品。

比如说这些树的皮,没有一个像地球上的树是灰色的、黑色的、疙疙瘩瘩、破破烂烂、死气沉沉的,看不到虫吃鼠咬的痕迹。因为树皮都在发光,五颜六色,各不相同。不仅如此,还可以看到树皮之内,有东西在上下流动。郭星能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流动的光与树皮不同,留意一下,就可以分辨出来。

进入城市以后,郭星像其他人一样,落在地上行走。不过呢郭星像极了第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周围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哪里都想仔细看看,走着走着,毫无悬念地迷失了。

郭星浑不在意,当然在意也没有作用,就这样随心所欲地沿着一条弯曲的路走着,一样四处观望,一边在聆听一种轻柔的不知道来源的乐声。

这个乐声有些奇怪,主旋律不是地球上的那些熟悉的任何类型,充满了异域风情。听了一会,郭星感觉这应该不是有人特意谱写和演奏的,因为它的高低、起伏变化听起来不太有规律,几乎找不到有重复的段落,或者主旋律,地球上的音乐家谁会这样作曲啊?

郭星寻觅了好一会,也没有找到声音的来源。

不过这个音乐听起来非常的舒服,反正郭星不懂音乐,好听就好,不是噪音就好。

这里不论是建筑物,还是颜色,或者花草树木,处处都透着美丽、新奇、和谐、安详,郭星心中不禁冒出来两个字:天堂。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外貌多数与地球人一样,少数比较奇特,似乎是异种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和善地向郭星点头微笑,郭星也依样画葫芦地回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做居然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有一点比较奇怪,遇到的人中没有一个人问郭星任何问题,那些人似乎把他当成了老朋友,或者家人一样,没有丝毫的奇怪,或者好奇。

走着走着,郭星终于感觉到有人在关注他,习惯性地扭头看了一眼,在不远处的树旁,确实有一个小女孩在盯着他微笑。看她的年纪,大约地球孩子六至七岁的样子,郭星像之前一样礼貌地回以微笑。意外地,这次终于有了一些不同,心里想起了一个甜美的声音:

“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城市。”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0 编辑

第1章 范关古镇

    “救命啊,救命啊!”
    一阵凄厉的叫声,打破了山乡的平静,几个壮实的农家汉子,用门板抬着一个人,冲进了桃花山范关镇公社卫生所。
    桃花山北枕气势磅礴的长江,东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重峦叠嶂,钟灵毓秀,青山绿水,景色宜人。
    范关镇位于桃花山中,四周群峰环绕,地势险峻,进出不易。
    范关镇已有超过千年历史,最初为军事要塞,有范姓将军镇守,曾经以寡敌众,击退来敌,遂改名为范关。随着历史的变迁,关隘裁撤,随军家属在桃河南岸狭长的平地上建起了家园,逐步形成了今日的范关镇。
    左瑾章是今天西医的值班医生,40余岁,略显苍老,听到呼叫声来到大厅,看到病人已经包扎的双前臂,依然流着鲜血,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这是他最不喜欢的病种,今天运气不好,又碰上了。无可奈何之间,一边吩咐把病人送进手术室,转移到治疗床上,一边询问家属事情发生的经过。
    “今天早上两兄弟为一件小事吵嘴,弟弟脑袋有点毛病,说急了就拿了厨房的菜刀乱砍,哥哥举手拦了几次,两个手臂都被砍伤了,要不是有手拦着,就砍到脑袋上了。”
    “好在没有砍到头,不然哥哥命都没了!”
    “村里的医生说要手术,他做不了,用纱布包了一下就让我们送来这里。”
    “流了好多血,医生,医生,还有救吧?”
    “医生你一定要救救他,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出了事,这一家就麻烦了。”
    送病人来的人七嘴八舌的说了一通,基本上明白了病因,左医生回了一句:
    “好,好,好,我们会救的,会救的。
    左医生检查了一下,病人20多岁,神志淡漠,心率较快,每分钟超过120次,因为有包扎,血压不太好量;拆开绷带和纱布,左前臂两道刀伤,右前臂三道刀伤,依然有鲜红色的血液流出,说明有动脉损伤,需要立即止血,并清创缝合。如果流出来的血是暗红色,说明受伤的是静脉,这是鉴别受伤血管的要点。
    他立即吩咐助产士左月英在病人腿上扎针开通静脉输液通道,进行快速输液,防治因为失血过多导致的失血性休克。
    休克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危急病症,对任何一位医生来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左医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清楚需要优先处理的顺序。
    虽然左医生不喜欢处理外伤病人,但是无论心里多不愿意,该做的事必须要做,他不想惹上麻烦。如果不赶快止血,真的出现休克,他并无把握能扭转病情,所以需要找帮手。
    还好,天随人愿,他想到了最好的人选,然后吩咐另一个护士:
    “小陈,我刚才看到郭星医生回来了,你去叫一下,让他快来帮我一起抢救病人。”
    正在忙碌的陈宝莲很不开心地看了左医生一眼:
    “郭医生爬了几个小时的山,刚刚从乡下回来,背包都没有打开吧,真要叫他来帮忙?”
    “好,好,好,你说的有理,不过救人要紧,他会来的,你去叫他就好。”
    左医生是卫生所有名的好好先生,回应任何病人的问题,总是好字开头,据说有一位病人家属告诉他自己的孩子回家就死了,左医生习惯性地回答“好,好,好”,气的这位妈妈同他吵了起来,好好先生的名字进一步传开了。
    不过遇到这样的危急病人,左医生心里着实着急,一个原因是患者双臂都有刀伤,他只能处理一侧,以他的手术能力,很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侧的清创缝合,如果一个小时后才处理另一侧,对病人不利。
    其次,他不善于处理外伤,心里发虚,担心操作不好留下后遗症。平时遇到这样的病人,都是找郭星医生帮忙,所以已经养成了习惯。自己福星高照,今天遇到这样重的病人,郭星就正好赶了回来,可以给他分担包袱和压力。
    他选择了只有两个刀口,相对比较容易处理的的左臂,在其他医生看来是很丢脸的事,作为行医多年的医生,又是自己当班,把困难留给后生,这样做很不合适。
    左医生不在乎,这是别人的想法,管它做什么?丢脸算事吗?自己不出问题才是最要紧的。
    再者,病人的家属都在现场,等太久才处理更重的右侧,担心家属有意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家属找事都是医院最头痛的事情,没有之一,左医生不想自己有这样的麻烦。
    最关键的是,他以前处理过类似的创伤,术后病人出现后遗症,至今不明白问题在哪,所以有了心里阴影。
    如果郭医生参加处理伤口,左医生会完全放下心来,虽然郭医生是卫生所最年轻的医生,工作年限最短,但是在外科方面,郭医生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几年积累的声誉已经获得同事们的认可,左医生觉得找郭星来帮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穿过后院的菜地,来到郭星的宿舍门前,陈宝莲轻轻地敲了敲,很快就有人打开了门。
    开门的正是郭星,一米八的个头,在小镇绝对是鹤立鸡群,两条浓浓的眉毛,配上帅气的脸庞,消瘦而结实的身材,充满了朝气和阳光,让陈宝莲一见倾心。
    陈宝莲从县卫校毕业分来这里才一年多时间,开始心情很是低落,在县城生活惯了,到了这个山乡小镇,一切都不适应,总希望尽快调回县城。不过,由于郭医生的存在,让陈宝莲的心有了一个寄托之所。
    房间里有两张床,其中一张放着还没有打开的背包,郭星穿着一件汗衫,正在清理旅行袋里的东西。
    1965年6月26日,中央对卫生系统发表了6·26指示,要求城里的医生到乡下去,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于是,大医院将一部分医务人员直接安排放到农村,定点、定时轮换,希望改变农村的卫生医疗状况。同时各个地方加大了培训乡村医生的工作,让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医生,至少可以处理简单的问题。
    范关卫生所有五名西医,一名老中医,按照上级的规定,也需要派出一位西医轮流下乡,去各个生产大队蹲点。郭星已经下去了三个月,刚好昨天到期,今天早上翻了几座山,才回来一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2 编辑

第2章 双臂受伤

     这里每个医生都是全科大夫,不可能像大医院那样进行内、外、妇、儿这样严格的分科,不过每个人有所侧重,以便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专业水平,比如今天值班的左瑾章医生以妇产科为主,郭星医生以外科为主。
    一旦遇到专科病人,可能的话尽量让专科医生处理,以便减少误诊,提高疗效,这也是左医生名正言顺地希望得到郭医生帮助的原因。
    自从郭星分来这里以后,卫生所的声誉明显提升了很多,特别是外科,郭医生开展了很多小手术,开创了卫生所许多第一,不仅治好了农民的疾病,更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获得了大家交口称赞。仅仅五年的时间,几乎做到了全公社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很多人来看病,指名道姓找大学生,常常让其他医生尴尬。
    郭星今年27岁,毕业于北平医学院,1970年分配来这里,是全公社唯一的大学生。如果不算现在实行的基层推荐的大学生,全县正规大学生屈指可数。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乡下,大学生可是稀罕物,在这个山中古镇,大学生成了郭医生的专用名词。
    “看你这急匆匆的,肯定有事吧?我这里比较乱,就不请你坐了。”郭星一边整理物品,一边随意地问到。
    刚才进医院时已经同陈宝莲打过招呼,所以不需要再说客套话,对于这间房子的常客陈宝莲来说,说话过分客气反而显得疏远。
    “刚刚来了一个外伤的病人,左医生叫你过去帮忙。你才走了几小时的山路,累不累啊?要不我去叫其他医生?”
    陈宝莲心里有些埋怨左医生不近人情,完全不顾及他人的状态,难道郭医生不回来,这个地球就不转了吗?
    闻言郭星立即放下手里的物品,从包里迅速拿出洗干净叠好的工作服穿上,边扣衣服边往外走,很快进入了医生角色:
    “给我说一下病情。”
    通常情况下,郭星是不会穿工作服回寝室的,对临床医生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遵守的医学常识,目的是防止交叉感染。
    郭星在大学实习的时候,曾经听到一位儿科教授诉苦,他的小孩几乎所有的儿科传染病都得过了,夫人和孩子没少抱怨他。为什么?并不是他穿了工作服回家,把病菌传染给了孩子,作为医学院严谨的教授,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但是,他不带病菌回家,别人会啊!
    作为有名的教授、专家,除了临床业务,还有教学、科研任务,工作很忙,看门诊的时间不多。亲戚、朋友、熟人的孩子生病了,怎么办?有些人不管是晚上、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不论是普通疾病,还是传染病,不管不顾直接把病人带家里来了。
    对于他们来说,好处一大堆:父母不用上班请假去医院,也不用出挂号费,还能找专家看病,更别说小孩是全家人娇惯的宝贝,去医院要排队还吵闹,小孩哪受得了?认识教授不就是有这点方便吗?至于交叉感染?我又不是学医的,哪里知道这个?医生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怕交叉感染还做医生干什么?
    这些人真的好有道理!教授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自个咽。
    在发达国家,医生是受人尊敬且多金的职业,而国内,从古到今,选择行医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心。
    陈宝莲的介绍还没有讲完,郭星已经快步走到了门诊部。门口挂的牌子叫手术室,实际上只相当大医院的换药室、处置室。同其他的房间相比,只是多了无影灯、器械台、吸引器等必备品。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山乡,不可能有其他大型的设备。
    现在手术室只剩下左医生、左护士、陈宝莲和郭星,家属都在走廊等着。
    看到郭星进来,左医生有些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啊,你刚刚下乡回来,还没有喘口气就叫你来帮忙,实在是这个病人出血太多,双侧都有伤口,不赶紧处理,对病人不好。”
    这样的话,既可以让大家在面子上好看一些,也用大道理压制郭星,不好反驳。
    “没事没事,我年轻,身体好,尽管叫我,不用客气。”
    郭星单身汉一个,没有家庭负担,住在院内,除了工作,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加上脾气好,又热心,每个医生只要有事,首先想到可以帮忙的人就是他。
    郭星也不推辞,代班、换班、多值夜班是常事,特别是外科方面的病人,多数医生都会找他帮忙处理。  
    “你忙你的,我来处理另一边。” 郭星让左医生不要分心,尽快处理伤口才是正事。
    在医学院实习的时候,在多位带教老师言传身教之下,郭星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有些习惯是环境逼迫养成的,当你听了许多其他医生倒霉的故事,亲眼看到惨痛的教训,在临床工作中如果还不养成严谨的习惯,吃亏的除了病人,一定还会有自己!
    虽然有陈宝莲的介绍,郭星依旧要亲自检查病人,得出自己的判断,才能进行相应的处理。
    西医的诊断来自望、触、扣、听,中医来自于望、闻、问、切,虽然有些差别,原理是一样的。
    对于急诊病人,首先要观察的是三大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和血压。急症抢救,也有ABC之分,这些都是从临床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郭星望了一眼患者,大约20多岁,神志清醒,表情淡漠,呼吸较急促,嘴唇苍白,脸上有冷汗,因为双上肢有外伤,不方便检查桡动脉,于是摸了一下颈部,颈动脉博动超过120次。不需要量血压确认,这几个特征已经明确表明:患者已经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必须立即矫正。
    “小陈,立即在另一条腿上做静脉穿刺,保持两条输液管道通畅,快速输平衡液1000毫升,月英姐,麻烦你带上手套帮助左医生缝合左手,我来处理右手。”
    卫生所医护人员少,并没有设置护士长这个职位,医生护士都是所长在管理,因为护士中左月英资历最高,年龄最大,能力最强,护士排班等日常事情所长委托她负责。 左月英比郭星大十多岁,郭星通常叫她月英姐,显得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3 编辑

第3章 定位术语
   
    “需要我帮你吗?”左月英柔声问道,这是她以前在别的医院养成的良好习惯,轻言细语,减少噪音,避免病人情绪激动。
    她经常上手术台,知道有助手帮忙医生手术起来会轻松很多,左医生不擅长外科,所以郭星让她帮忙,不过她经验丰富,有余力帮郭星做一些辅助工作。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可以。” 郭星明白左月英的意思。
    左月英平时话极少,非必要不开口,惜字如金,从不参与他人的八卦聊天,即使坐在一起,也只听不说,常常会让人忘记身边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只有与郭星一起时才会破例说几句。
    郭星熟门熟路地找到两根硅胶管,这是当下所有医院使用的输液管(不是后世一次性的那种),有弹性,可以重复消毒使用,报废以后,剪去两端,留下中间完好的部分,变废为宝,作为止血带,门诊抽血、输液都会用到。
    郭星迅速在患者双上臂上三分之一处扎上止血带,两前臂几处刀伤的出血立即肉眼可见地迅速减少。
    之前左医生没有这样做,是处理外伤经验不足的一个表现,郭星发现了,没有说破,立即进行补救,尽可能减少病人不必要的出血。
    郭星试了一下松紧程度,感觉合适,立即对陈宝莲说道:
    “记录一下时间,30分钟后松开5分钟。”
    在四肢大量出血的状态下,使用止血带是立竿见影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出血,防止有效循环血量快速减少导致低血压、休克的出现,这是临床医生需要记住的一个抢救要点。
    如果找不到松紧带,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绳子、布巾替代,不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止血带应捆绑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应绑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部位不可使用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腿中段以下也不宜使用,大腿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迫不够,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扁了静脉,阻止了血液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时间长了会引起肢体的水肿和缺血坏死。
    其次,上止血带必须用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不宜直接绑在皮肤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使出血停止为宜,不可过紧,以免伤及神经;也不可过松,没有压迫动脉只是压迫了静脉,加重出血。
    应每隔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放松2-5分钟。此时,要用手指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医学中有些术语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同样词汇时意思是不同的,需要普及一下,方便大家阅读医学书籍或者医学报告,不然会出现误解。
    医学中对于体位的描述永远是固定的,以立正站位双手下垂手心向前为标准体位。
    近心端、远心端很直观,用心脏的位置作为标准,很好理解。
    头为上,脚为下,面为前,背为后,手心为前,手背为后,左右分开为矢状面,前后分开为冠状面,上下分开为水平面。即使病人处于脚上头下的状态,依然使用上面的标准记录病历。
    举例来说:上肢肘以上为上臂,肘以下为前臂。这里上指的是往头部的方向,肘到肩为上臂,下指脚的方向,肘到手为前臂。
    这个患者受伤部位在病历上记录为前臂的后部,就是手背的那一面,为了直观,可以画图标示,实际上标准病历中就有简易人体图供医生使用。
    在解剖上还有其他很多专有的术语,这里就不累述了。
    郭星进手术室时已经戴好帽子口罩,现在戴上无菌手套,开始处理右手伤口。
    这个时期还没有普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医务人员使用的口罩几乎都是多层纱布缝制的,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医用手套也是如此,除非破损,一般都是清洗、消毒后备用,节约成本。
    注射器、注射针头也是如此,直到国人乙型肝炎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几乎达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引起国家的重视,八十年代后期,国内强制要求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头、手套,上述习惯才被改变。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华人是易感人群,感染途径主要是一下几种方式:
    一部分是被该病毒污染的食品、物品、血液等通过消化道或其他部位破损的粘膜、受伤的皮肤进入人体;
    一部分是医源性感染,通过反复使用注射针头、输血等引起交叉感染;
    分娩时由于胎盘分离破损,胎盘过滤作用不再完整,带菌的母亲血液可以通过脐带污染胎儿,导致婴儿乙肝。
    由于乙肝病毒很难被一般性消毒方式杀灭,所以普及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医疗用品是必须采取的预防方式;其次是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做到较长时间免疫。
    不同的人共享一支注射器注射毒品,不仅仅是艾滋病传播的病因之一,也很容易传染乙肝病毒。
    郭星剪开病人右上肢的袖子,完整暴露伤口,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换用双氧水,再换用新洁尔灭消毒液冲洗,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去掉伤口内的异物,在冲洗伤口的同时杀菌,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
    最后使用碘酒、酒精分次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皮肤消毒的程序根据伤口有污染与伤口无污染的不同是不一样的,消毒皮肤的范围也有相应的规定。
    脱下已经被污染的手套,这一双手套既是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术者,也是防止术者交叉感染患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几乎每一个医院都有医生被患者交叉感染的病例。
    打开一个无菌清创缝合包,再次戴上新的无菌手套,在患者右手臂下垫上无菌巾,铺上孔巾,然后将局麻药注射到伤口周围的皮下,防止清创缝合时患者感到疼痛。
    这时患者伤口出血很少,郭星使用钳子翻开伤口,用无菌纱布清理出血,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还有异物存在。
    清创缝合看起来是小手术,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会出现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4 编辑

第4章 缝合要点

    清洁伤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它是保证缝合后伤口可以圆满愈合的前提,因为只要有异物存在,伤口的愈合就会受到阻碍,一是异物一般都带菌,会引起感染,二是异物会引起炎性细胞渗出并引起积液,既加重感染,又妨碍伤口组织细胞的生长。郭星看到过其他医生犯过这样的错误,自己当然会尽量避免。
    同时,郭星也在观察,是否有桡神经、大血管被砍断。这个病人有一刀砍的很深,直达桡骨,可以见当时力道很大。不过幸运的是,患者的右侧前臂都没有伤及大动脉、大静脉和主要神经。
    如果桡神经被砍断,就算对合好了断端,神经也无法再长在一起,教科书的说法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都无再生能力。至于是不是真的不能再生,有待后人研究。根据已经观察到的实例,还是可以再生的。
    血管断端缝合是一个非常细致、麻烦、耗时间的事情。断肢再植手术要花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就是耗费在缝合血管上。如果是大的动脉、静脉,郭星可以直视下缝合,如果是较小的,在没有显微镜、没有相应器械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接血管,就算勉强缝合了,血管基本不会通畅,实际上还是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小动脉和小静脉,一般不需要缝合,人体血管有再生能力,可以慢慢建立侧支循环,解决局部血液供应与回流的问题。
    这个病人不需要缝合血管,可以极大地减少手术的时间。部分肌肉被砍断成了几节,缝合本身不是很麻烦的事,真正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缝合前要仔细观察每一条肌肉的断端,比较其大小、形状、排列,正确找到相对应的肌肉才行。
    如果只有一道伤口,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像这个病人右手有三个刀口,肌肉有六个断端,非常考较医生的水平,同一条肌肉必须要在三个伤口全部正确对齐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不然,病人想动食指,结果动的是中指,想动中指,动的却是无名指,会造成生活中的许多不便,这不管是对病人还是对医生,都是极大的麻烦。
    病人的麻烦是生活、工作会受到直接影响,医生的麻烦是,一旦病人投诉,极有可能受处分。
    郭星多次处理过类似的问题,所以轻车熟路,快速地找到相同的肌肉,用粗丝线进行8字缝合,防止松脱。
    检查肌肉缝合是否完全正确,有一个简单的验证办法,缝合之后,请病人动一下右手的每一个手指,同伤前一样,真正做到如臂使指,应用自如,说明肌肉没有缝错。如若不然,就需要拆开缝线,重新寻找正确的断端再次缝合。
    手术中拆开再次缝合,不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都没有特别的影响,但是,在手术完成以后,如果真的需要拆开伤口重新来过,就会带来许多问题,没有一个医生愿意这样做的,病人也是如此。
    医生的临床经验就体现在这些地方,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留心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尽量做好,病人就会少一些后遗症,少一些痛苦。很多问题在医生看来是小事,而对病人来说极其难受,甚至会影响生活和工作。
    缝合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肌肉和皮下留下死腔,防止积液引发后续问题。
    郭星缝合完肌肉以后,看到左医生还在缝合肌肉,本想提醒一下他需要注意的问题,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提醒比自己年资高的医生,必然会引起矛盾,想到左医生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郭星选择相信他不会搞错。
    接下来缝合皮肤,这时需要注意,伤口两侧对合要好,不要错位影响美观,其次注意止血,防止术后伤口内积血。
    根据病情不同,皮肤缝合有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两种,以保证皮肤能够良好愈合,不会因为张力大而裂开。这里有一些小技巧,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遗憾的是非常多的外科医生不重视这一点,手术主要部分做完,把缝皮留给实习医生或者低年级医生就走了。虽然这有助于低年级医生提高动手能力,但是,如果有资深医生的指导,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个外行,很难搞清楚一个外科医生手术能力如何,并非是年资高,手术水平就一定高,只有同一个科室的同事,长期在一起工作,才会知根知底。
    有少数医生动手能力一般,却非常喜欢出头露面,不管是不是自己主管的病人,都喜欢在病人、家属面前说长道短,看起来是在显摆自己,实际上另有目的,一些家属不明就里,还真有不少人上当。
    对于外行来说,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看出这位医生的实际操作水平,那就是伤口缝合的怎么样?如果皮肤针眼左右对称,缝线上下距离相当,看上去赏心悦目,说明医生的基本功非常扎实。
    郭星曾经遇到过一个前臂近手腕处撕裂伤的病人,皮肤伤口乱七八糟,如果不花心思处理,愈合后会极为难看,甚至会影响手腕的正常功能。郭星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设计和修正,好在效果不错,愈合后伤口没有难看的感觉,也没有影响手的正常使用。
    为了防止和减少积液,郭星在每一条伤口皮下放置了胶片引流条,伤口内如有分泌物,就会顺着胶片流出,不会沉积在伤口内。
    胶片引流条也是废物利用,把用过的手套洗干净,剪成不同的长度和宽度,浸泡在酒精里备用。
    大的引流条是用废弃的输液管做的,将其对半破开,洗干净,高压高温灭菌,干燥保存备用。没有条件的医院用消毒液浸泡也可,只是灭菌效果不如前面的好。
    看看手表,刚好过了半小时,左医生正在缝左手最后的一道伤口的皮肤,郭星打了一声招呼,让陈宝莲松开了双侧上臂的止血带。观察了一下,右侧伤口的引流条并没有血液流出,说明伤口内止血良好,不用担心积血。
    郭星敷上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包上一块无菌棉垫,绷带固定,术毕。
    棉垫吸水性比较好,一旦引流条有渗液流出,棉垫可以吸收,不会导致伤口与外界直通。如果棉垫渗透了,需要立即更换,避免伤口感染。
    等左医生缝合完包扎后,郭星交代了一下右前臂伤口内的情况,方便左医生在病历里记录,毕竟这是左医生接诊的病人,应该由左医生负责记录和处理。
    这个病人伤口多,出血多,虽然病人还算稳定,为了避免意外,左医生的意见是留医院观察比较好,郭医生也同意他的处理。
    四人一起出力把患者从手术床移到推车上,郭星礼貌地说道:
    “左医生,你去开医嘱、写病历,我和小陈送病人去留观室,等你处理完了再去给家属交代病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4 编辑

第5章 移动病人

术后交代病情习惯上应该由主刀医生去做,让家属知道手术的内容、术中有什么发现,是否顺利等等,是主刀者展现自己的时刻,郭星没有越俎代庖,只干力气活,以示自己对左医生的尊重。
    打开手术室的门,请几个家属过来帮忙推车、拿着两个输液瓶,朝东头的留观室而去。
    留观室有四个床位,在郭医生的指挥下,送病人来的几个人按郭医生的要求把患者转移到了病床上。
    如何移动外伤患者,是非常有讲究的,绝不可以随意乱动,否则对患者极端不利,轻者加剧病人的疼痛、加重患者的损伤,重者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或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郭星看过一些小说、电影,发现里面有很多非常荒谬的做法,从医生这个专业角度来看,那些人的处理简直就是在谋杀!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脊柱受了严重的外伤,在场的人根本不询问专业人员的意见,直接背起病人往医院跑,看起来是在争分夺秒抢时间,希望挽救病人的生命,实际上呢?极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只要发现有人脊柱受伤,或者怀疑有脊柱的问题,现场的任何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家人,一定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除非得到专业人员的允许与指导。
    为什么?在脊椎里,从颈椎到腰椎,椎骨的中间是一个圆形的空腔,容纳了脊髓和脊神经,它们负责把人的各种感觉传导到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达到躯体、四肢及内脏,一旦受到损失,相应的功能就会缺失,如果是高位脊髓的横断性损伤,就会造成患者高位截瘫,四肢完全瘫痪,大小便无法控制,目前任何药物或手术都无法医治。
    对于脊椎骨折或者移位的病人,正确的搬动方式是:同时抬起受伤处上下背部,保持在同一平面,慢慢平移到木板上或硬床上,仰面平卧,严禁任何让患者弯腰、扭腰的动作。床垫也不能太软,避免脊柱断端对折。
    如果病人伤在脖子,更需要小心谨慎,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才可以移动颈部,因为人的心跳、呼吸中枢都在颈部的脑干处,稍微处理不当会立即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切记切记!!!
    在发达国家,消防员都要接受培训,掌握急症抢救的正确方法,除了心肺复苏之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病人的搬动,直到达标才能上岗,因为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往往都是他们,现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郭星之前一直在忙于处理病人,根本没有时间了解病史,现在空闲下来了,才向周围的人询问病情经过。
    陪来的人中,一位看起来年长的人看了看其他人,才同郭星说了起来:
    “郭医生,起因还真是不太好意思说出口。”他指了指床上的病人,有些为难地说:
    “他们家六口人,祖父祖母年纪大了,只能做家务,种菜园子;父母身体都不好,经常生病,重一点的农活都干不了,挣不了多少工分;好在有两个儿子,撑起了这个家。这位是老大,农活顶呱呱,一直拿最高的工分;还有一位弟弟,力气倒是有一把,不过脑子有些不太好使。”这人一边说一边摇头。
    “只是家里太穷了,工分不值多少钱,老大都快三十了,还说不上媳妇,不仅他们家里人着急,村里人都在为他想办法。前些天好不容易有一位姑娘同意嫁给他,大家都替他高兴,所以这几天他家里一直在商量送什么样的彩礼。”
    农村穷,没有亲眼看过的人,真的无法想象农民的日子是怎样在过,郭星已经下过几次乡了,就住在农民家里,真正体验过什么样的日子叫贫穷。
    本来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上种水稻不行,但是可以种其他东西啊,比如种类繁多的水果、各种山肴野蔌、还有随处可见价值不菲的药材,都能养活人,还可以让山里人活得滋润。
    只是有些人大概不食人间烟火,一场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把山里人的手脚都捆起来了,生产队只能种粮食,其他一概不行,自留地的菜只能自己吃,不让多卖,猪只能养一头,鸡倒是没有限制数量,只是一家农户,又能养多少?要是不准卖鸡蛋,农民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了。
    “其他有闺女的人家还可以用嫁闺女的彩礼给儿子娶媳妇,但是他们家就两个光棍,穷的叮当响,什么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村里人七拼八凑,总算是解决了。”
    郭星来到这里以后,发现山里人真的是非常的淳朴,邻里乡亲之间非常亲善,一家有事,其他人都会热心地帮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真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个直接的证据是,这些年来这里就没有出过一件刑事案件。无论外面的人怎样闹革命,这里的人依旧过着自己的平静日子。
    “本来说好了今天就送彩礼过去,赶早不赶晚,免得人家姑娘改了心意。不曾想出门之前,弟弟闹了起来,也要说媳妇,不依不饶的,怎么劝都不听。被哥哥说了几句之后,发起毛来,拿了一把菜刀,到处乱砍,要不是他哥哥拦着,说不定会出人命。”
    “这么说起来,这里就没有病人的家人在?”郭星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
    “他父母身体不好,送病人到这里全是山路,他们也走不快,救人要紧,我们就没有让他们跟来。”
    “那等一会谁去交医疗费?”
    之前说话的长者立即答道:
    “我去交。我是大队会计,交了以后可以去合作医疗报销。他们家根本没钱,来人也没有用。”
    这个时期,国内首次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上下几千年,第一次让全国农民有了医疗保障,这对收入很低的底层民众来说,让生大病就意味着倾家荡产的现象得以缓解。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很难有切身的体会。
    同来的人接着他的话补充了几句:
    “我们这个村都是一个族的,大家都是亲戚,有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帮忙,不会让医院为难的。”
    宗族在乡下是非常强大的一股力量,有极大的凝聚力,一个好的族长,可以带领族里的人走向团结富裕的生活,焕发出极强的活力。如果管理的不好,私心太重,出现各种幺蛾子也不要奇怪。
    不一会,陈宝莲拿来几瓶加了抗菌素、止血药的液体,挂在输液架上,给病人补充体液和能量,也预防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5 编辑

第6章 烫伤疤痕

    郭星询问了一下病人,没有特别不适的感觉,检查了一下,心率降到了每分钟90次,呼吸平稳,皮肤干燥,休克症状已经缓解,没有明显的其他异常。嘱咐病人暂时不要吃东西,先禁食4小时,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进流质饮食,防止发生意外。
    陪人也不能留太多,郭星建议他们留两人轮班就可以了,其他人先回去,人太多会影响医院的工作。
    郭星脱下工作服挂在医生诊室,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才感到肚子咕咕叫,这一上午消耗很大,得赶快补充食物才行。
    看到陈宝莲也在洗手,郭星问到:
    “一块吃饭去?”
    “好啊!”听到郭星主动邀请她,陈宝莲非常开心。
    两人拿上自己的碗,一起向食堂走去。
    卫生所的后院是一块难得的平地,中间是几垄菜地,各种蔬菜有红有绿,煞是好看;菜地的左侧是厨房和食堂,为卫生所的职工提供一日三餐;还有一个水塔,主要目的保障门诊医生需要的如洗手之类的用水,也顺带供应后勤的日常用水;其他两侧都是平房,围成了一个伪四合院,因为三栋房子都是独立的,没有连在一起。两栋平房为单位职工的集体宿舍,家不在附近的人都住在里面。院子的后面,就是桃河,是小镇一切生活用水的来源。
    实际上后院还有一个在小镇上非常出名的地方,就是公共厕所。农村没有室内厕所,室外的厕所一般都叫茅房,名副其实,由茅草搭建,中间一个坑,简陋到你无法想象,任何去过一次的人都会终身难忘。要是你问城里人下乡最难以忍受的问题是什么?无一例外,异口同声回答:“如厕”。
    病人如果患了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排泄物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历史上发生大流行的烈性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几乎都是排泄物处理不当引起的。
    郭星分来以后,发现卫生所厕所虽然不是茅草房,但是也好不了多少,不论是从个人卫生上考虑,还是从公共健康着想,不改变不行,于是反复向所长建议,并得到镇里的支持,终于建了一个可以与城里比美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
       建成之时,成了镇里的一大新闻。俗话说:新盖的茅厕三天香,而这个厕所,香的可不止三天,到现在依旧有不少人专程跑来卫生所如厕,所以,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进卫生所的并不一定是病人。
    两人来到食堂,立即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郭大哥回来了!”一个好听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郭星马上看到了一个在窗口后面忙碌的身影。
    说话的是邢英,卫生所老中医邢长生的独生女儿,高中毕业以后无事可做,就来医院帮厨,主要负责种菜地,既解决了邢医生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医院吃菜的问题。
    邢英种的菜可不止后院中间的那块菜地,后院三栋房子的屋后,都搭了架子,种了丝瓜、黄瓜、豇豆、四季豆,以及冬瓜、南瓜、红薯、土豆、洋姜等等多种蔬菜。自从邢英来了之后,医院几乎不再需要花钱买蔬菜了,节省下来的钱,远远超过了付给她的每月十八元工资。
    只是邢英也有自己的烦恼。她几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邢医生担心她受委屈,没有续弦。但邢医生不是一个会照顾孩子的人,邢英不得不从小学会生活自理,虽然请了保姆,依旧要做很多家务事,小小年纪,异常懂事,几乎没有其他孩子那样欢乐无忧的童年。
    要强的邢英,总是主动找事做,只是年纪小,个子矮,在厨房里要站在凳子上才能够到灶台,难免会出错。有一次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煨水的罐子,滚烫的水从她左侧的脸上,顺着脖子往下流,造成左侧半身严重烫伤。
    那样的伤势,如果翻山越岭去县城医院,就算途中不出意外,左侧身体烫伤的皮肤一定会完全破坏,就算命救回来了,也会留下严重的疤痕。邢医生思前想后,权衡之下只能咬牙坚持让邢英留在卫生所治疗。
    年纪小,烫伤面积大,受伤程度重,深二度以上所占比例高,救命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在大城市大医院,需要安排专门的病房、专门的医生负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抢救,才有可能存活下来。
    皮肤能够愈合成什么样子,留下多少疤痕,只能尽人事听天命。那时候医疗设备落后,各种药物缺乏,医生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原广慈医院)成功抢救一名全身烧伤面积89%,三度烧伤23%的患者邱财康。打破了当时“烧伤面积超过百分之八十难以生存”的定论,改写了国内外的烧伤治疗纪录,让我国烧伤外科治疗水平跃居国际领先地位。
    为什么这个病例这么出名?为什么国内大肆宣传,甚至进了教科书?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邢英的难点在于年纪太小,身体的承受能力比成人小很多,治疗难度成倍增加!
    唯一的优势是孩子生命力旺盛,皮肤的再生能力强,这是邢医生仅剩的可以期待的地方。
    那几个月,邢医生几乎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一是护理孩子皮肤创面,照顾生活起居,一是想法设法研制中药,防止创面感染,增加皮肤存活。
    邢英能够活下来,已经出乎大家的意料,更让人开心的是疤痕仅局限于左侧面部、颈部、及肩部,比大家预期的小了很多。
    邢医生以前非常喜欢吹嘘自己,医术水平如何高,多少大人物找他看过病,等等等等,大家半信半疑,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多数人把它当成吹牛的故事。男人么,谁没有过高大上的梦想?
    救活邢英以后,大家看邢医生的眼光都改变了,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情,不得不信啊。卫生所几位西医什么水平,大家心中有数,无法有太高的期望。治疗中唯一的变数是邢医生,而他吹嘘过的烧伤药,按他的方子制作的烧伤粉、烧伤膏,疗效是看得见的,无法作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6 编辑

第7章  内幕信息

    这个病例传的太神了,卫生所也乐得推波助澜,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不久惊动了上级,报社记者下来采访了整个治疗经过,中药作用突出,觉得值得宣传,于是做了专题报道,这个小小的山里卫生所第一次上报纸,一度引起轰动,让邢医生声名鹊起,他的方子也被收进了治疗烧伤的书里,供大家参考。
    郭星分配到这里以后,知道了这件事,也是惊为天人,感觉这里面的水很深,绝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点东西,于是起了拜师学艺的心思。
    邢长生起初不以为意,一个西医大学生想学中医?现在是西医吃香,中医落伍啊,应该是一时起意吧。再说中医哪有那么好学的?自己最初背了多少年的汤头歌诀,辨识了多少年的中草药材,才有了后来的成就?年轻人没有长性,也许过几天心思就会淡了。
    出乎邢医生预料的是,郭星有事没事就去请教,汤头歌诀背了不少,还去中药房辨认中药,并跟着他们学习如何炮制,说的头头是道,一副十分上心的样子。
    卫生所的医生都要参与上山挖草药,既可以减少医院的支出成本,又可以补充一些少见的药材,还符合上级的要求,发扬光大传统中医,一举多得。郭星为了多认识中药材,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多次深入山区,极大地丰富了他对桃花山的认识,获得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有一次郭星独自上山采药,出了一点意外,误打误撞发现了一个山内溶洞,里面非常漂亮,完全原始风味。回来后大家听说了,几个年轻人有了浓厚兴趣,搞了一次团组织生活,一起去探险。这是郭星很少有的比较刺激的旅程,几个人在山洞里探查了好几个小时,估计有几公里吧?发现了很多钟乳石洞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虽然比不上桂林的七星岩,依旧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果开发出来,一定会吸引很多人。
    他们还发现了隆隆作响的地下暗河,以及其他出人意料的景色,大家猜测是喀斯特地貌所致。后来因为遇到水潭过不去,才打道回府。那些没有发现的地方,还有多少美景藏在深闺无人识,真不好说。
    看到郭星这么有恒心有毅力,邢医生也有些心动,他奔七十的人了,如果不找一个弟子传下去,自己这些年的经验积累只能埋土里去,只是无论埋多久都成不了古董文物,终究心有不甘。于是他提出要按照自己师门的传统要求,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
    这个时期,这一类的仪式通常都是当成四旧要破除的,郭星本来就是因为父母亲的问题作为处罚才分配到这个山里的穷乡僻壤,再搞这样的仪式,会不会罪加一等?于是请示了卫生所所长,所长也不敢做主,然后上报到公社。
    出人意料的是领导竟然同意了,唯一的要求是在小范围内举行。难道是邢医生出名后带来的马太效应?就这样,郭星到成了他唯一的弟子,因着这层关系,邢英对郭星非常亲近。
    对于邢英的疤痕,郭星一直想让它变得小一些,好看一些,最好全部消失,所以利用一切机会,收集各种书籍杂志的烧伤处方,以及各地的偏方、验方,试图改进邢医生的方子,找出一个改善疤痕的配方,减轻邢英的苦恼。
    邢英虽然活了下来,但是伤痕让她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少数同学们的嘲笑让她难过,脸上的疤痕让她自卑,心慢慢地封闭起来,不再与同学们交往,形单影只,常常暗自垂泪。
    郭星改进的方子,邢英都试过,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是疤痕变化不是太明显,邢英明白郭星的苦心,内心感激他的帮助,变冷的心也得到一些温暖。
    卫生所让邢英来帮厨,也存有帮助她的一份善意,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女孩,还有工资可拿,在乡下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你和师傅这些日子都好吧?”
    郭星来到打饭的窗口,看着邢英被长发遮盖的左侧面部和颈部,轻声问道。
    “我们这里肯定比你在乡下过的好,你晒黑了,也瘦了,得多吃一点才行。”
    山里的乡村,都是蓬户柴门,黄齑淡饭,郭星住在农民的家里,虽然付了粮票、油票、伙食费,温饱不是问题,想长胖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听到邢英关心的话,陈宝莲很是不爽,拉长了脸没有发作。
    食堂里有桌子和长凳,方便职工就餐,不过大家习惯买了饭菜回自己宿舍吃,所以食堂没有其他人。打了饭看到郭星准备留在食堂吃,陈宝莲赶紧出声阻止:
    “上次回家妈妈给我准备了一些菜,到我宿舍去吃吧。”
    “你看我碗里这么多菜,哪吃得完,你带来的菜留着以后吃吧。”
    “邢英就是偏心眼,给你的比我们都多。”
    “要不我分一些给你?”
    “不要,给我也吃不完。你到底去不去我那么?”
     看着陈宝莲半娇半嗔的样子,郭星想笑,这要是不过去,陈宝莲一定会找机会撒气的,算了,随她心意吧。
     陈宝莲的宿舍同样放了两张床,暂时只有她一人住,里面的布置很简单,墙上有两张宣传画,分别是《春苗》和《海霞》的剧照,主角都是女孩,看上去坚强里透着妩媚,都是今年开始公映的电影。桌上有一些小摆设,彰显着女主人的个性,比起郭星简陋到极致的宿舍,这里的生活气息浓厚多了,毕竟是花季少女,就算在这样的时空中,依旧显露出不一样的气息。
    陈宝莲拿出两个大玻璃瓶,其中一个装的是花生米,呈油炸过的金黄色,盖子打开以后,香味扑面而来,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花生米是非常诱人的。
    另一个瓶子里装的是酸豇豆,味道非常纯正,很对郭星的脾胃,如果喝粥的时候,嚼着嘎嘣脆的酸豇豆,简直妙不可言。
    这两个菜毫无疑问是陈宝莲母亲为女儿精心准备的,可以吃很久而不会腐败,在这个物质紧缺的年代,这是最能体现母爱的。想起自己的父母,触及到了内心深处的痛点,不禁默暗伤神。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有什么新闻吗?”郭星迅速转换思维,用其他话题转移情绪和关注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6 编辑

第8章  肌肉错位

这里说的新闻,当然不是指的报纸上的内容。正规渠道的新闻,郭星在乡下可以从报纸、收音机里获知,不需要问陈宝莲。
    “你不在,这里简直就是一潭死水,我一天都不想待下去。”陈宝莲的话语直接道出了她的心境,在郭星面前,她没有任何遮掩。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郭星用京腔一本正经、老气横秋的口吻做了回答。几年下来,郭星已经学会了当地话,平时面对病人,一般都可以流利交流,不会产生隔阂,绝少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
    “你还不是老学究呢,别用出土文物的口气说话。”陈宝莲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宝莲简单、直爽,没有坏心眼,不在乎郭星的家庭问题,没有风派人物的习性,是一个很可爱的姑娘。只是郭星心结未解,完全没有花前月下的欲望,不想因为自己而害了别人,再出现一个悲剧的家庭。布衣黔首之人,生活还是简单一点比较好。
    “不过你还真是问对了人,前些日子回家,听到了一个传闻。”陈宝莲有同学些家长在县里行政单位工作,时常可以获得一些特别的消息,郭星知道这一点,才有前面的提问。
    “据说我们公社的左主任,很可能要高升到县里任职,可能不用多久,就会有正式的调令下来。”
    当时农村的行政机构是这样的:生产小队,生产大队,人民公社,区政府,县政府,地区行署,省政府。
    范关公社革命委员会现任主任是左有成,属于造派,一贯紧跟上级的号召,积极响应,较为出名,与县革委会主要领导是同一个派别的人,还是同宗,从这一点来看,信息的可信度很高。
    从公社提升拔到县里,越过了区政府这一级,属于越级提干。
    那个时候各地主要有两大派系,造派和保派,由于之前的几次运动,保派基本被打倒了,现在各级领导层几乎都是造派话事。不过这个派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派系,相互之间矛盾很多,遇到名利之时,一样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由于两派斗争太过激烈,朝云暮雨,反复无常,参与之人常常有性命之忧,对于一些淡泊名利的人来说,危险系数太高,得不偿失,于是明哲保身,自称为逍遥派,变成了闲云野鹤。真要是统计一下,这类人不在少数,往往都是年纪偏大,老成持重的人。
    后来,为了维持局面的稳固,避免出现大混乱,最上层派出了军宣队,由军队中的实权人物出任地方大员,防止武斗,威慑意图不轨之人,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还有一个消息,地区行署会派大人物来我们公社蹲点,我们这里可能会成为上级重点关注的对象。”
    蹲点是那个时期出现的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上级派人到基层单位,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期提高基层的的觉悟与层次,特别是当有某项运动要进行的时候,会派出不少坐办公室的人下去,进行宣传、动员,当然,也有监督的作用。蹲点之人有的是上级提拔之前的考核对象,有一些则是变相惩处,视个人情况而定。
    蹲点对地方是有好处的,这些人为了出成绩,需要解决地方上的一些难题,比如化肥缺乏,需要他们找关系帮忙;比如农业机械难买,就要走后门、批条子;有些人想升官,他们就是最佳的梯子。通常来说,来蹲点的官越大,地方上得到的好处就会越多。
    桃花山地区解放前因为闭塞、贫穷,很多人为了活命逃出去参加了革命,解放后统计,仅仅范关公社,就出了三位将军,还有不少校官,很多村都有达官显贵。所以解放以后这个地方参军之风依旧盛行,也算山里年轻人的一条出路。
    地区行署派人来蹲点,也许有改善这个革命老区依旧贫穷落后现状的考量,对当地人来说,应该是有益的。谁知道呢?这得看来人的出发点了。
   
    薄雾渐渐散去,宁静的小镇迎来了破山而出的朝阳,范关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郭星来到门诊,穿上工作服,首先拿出留观病历,浏览了一下记录,昨天的外伤患者体温38度上下波动,中度发热,这是伤后、术后常见的吸收热,一般不能看成是炎症感染引起的发热。心率稳定在每分钟80次左右,血压也在正常范围,说明补充的液体量足够,没有血容量不足的问题。
    来到留观室,病人刚刚吃完早餐,面色红润,呼吸平缓,情绪稳定,双侧前臂的伤处敷料干燥,没有血迹渗透出来。
    “你现在感觉如何?”郭星按常规询问病情。
    “还有一些疼痛,其他的还好。”
    “手指可以自由活动吗?有没有感觉异常?”
    听了这话,病人立即叫了起来:
    “我正想给你说呢,你缝的右手活动与以前一样,感觉和运动都没有问题。但是左医生缝的左手好怪,不听指挥,本来想伸中指,结果伸的是小指,想伸小指,伸的却是食指、中指这几个指头,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听了这话,郭星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当时担心的问题真的出现了。
    前臂背部肌肉的功能负责手指与手腕的伸展,不过,不是一条肌肉,而是多条肌肉分别管理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手腕。
    病人描述的情况,应该是左医生缝合肌肉时对合出了问题,把负责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伸指肌群与负责小指的小指肌缝错位了。这两条肌肉紧靠在一起,但是分管的手指不同,缝合时不注意区分,是很容易出错的,病人左手不听指挥的现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陪护的两个人也是非常的着急,不等郭星往下问,就插了话:
    “是不是左医生搞错了?会残废吗?”
    “要是残废了,这一家人以后怎么过啊?弟弟脑子有毛病,哥哥又出这样的事,为什么倒霉的事都出在他们的身上?”
    “郭医生,还有救吗?求求你了,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他?他们家太可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4-2 08:17 编辑

第9章  解决办法

       庆幸的是这几个人没有说出过分的话,不过,如果病人的家人知道了,会如何说,如何做,难以预估。通常这里的人很淳朴、本分,不会无事生非,不过,遇到不平的事,也不会逆来顺受,那么多人参军,也从侧面反映了这里彪悍的民风。
    “你们先别着急,等我检查完了再说。”郭星说完,几个人才安静了下来。
    郭星自己让病人按照他的指示分别先动右手五指,病人立即提醒郭星,他有问题的是左手,不是右手。
    按照医学常规,检查一般都是先从正常的开始,有问题的后查。听到郭星的解释以后,病人非常配合地遵嘱分别伸展了右手五个手指和手腕,没有问题。
    随后,检查了左手,大拇指、手腕正常,其他四指与病人反映的一样,确实出了差错。
    看到这个结果,郭星才稍稍放下心来,其他肌肉没有缝错,桡神经没有损伤,功能检查才是病情最真实的反映。
    “你真的非常幸运,两侧的神经都没有砍到,不然你就真的变残废了,生活、劳动会受到影响。”
    “那我的左手怎么样?还有救吗?”
    左医生已经把肌肉缝错了,郭星能直接告诉病人吗?当然不行,这样有可能引起极大的麻烦,对卫生所、左医生、自己,还有病人,都没有好处。
    仅仅因为怕引起纠纷就不告诉病人真相吗?郭星自己是不会这么做的,别人如何做,他管不了。
    从郭星的角度来考虑,他这样做并非想隐事实瞒,而是为病人着想。
    实际上病人已经发现了问题,就算郭星不说,左医生不说,这里的医生都不说,病人就不会知道病情的真相吗?
   有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非常的有道理:
    “你可以在某个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某些人,但是绝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病人只要去其他医院,问问其他医生,真相立即就会大白于天下。
    遇到这样的事,郭星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与其让病人事后感觉受骗,被人当成傻子,把怒火集中在一起爆发,还不如选一个恰当的时机,把事实一五一十地告诉病人,把其中的缘由解释清楚,让病人明白医生不是故意这么做的,争取得到患者以及家人的原谅会更好一些。
    只是到现在为止,郭星还没有机会去实践这个方法。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多数人都不会故意挑事,毕竟国人理智的人是多数,气消了,就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来。很少像西方人那样,动不动就要请律师,必须在法庭里论个青红皂白。
    就算病人或者家人还是有气,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协商解决,让他们把怨气发出来,然后找到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就不会出现大的矛盾。
    最重要的是,这个病人的问题是可以矫正的,不会留下终身残疾,这才是郭星真正的底气。
    在解剖学上,大脑中央前回和后回,不论是运动还是感觉,手指占的位置几乎是最大的,因为这是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最多、最细腻的部位。所谓的用进废退,在这里反映的最为直接。
    国人的手普遍比西方人灵巧,可以做很多精细的活,特别是刺绣,是经典的代表。有人推测可能与使用筷子有关,夹筷子的手指越多,这几个手指越灵活,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只要病人术后坚持训练,中央神经对应的肌肉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左手还是可以做到想伸中指就伸中指,想伸小指就伸小指。
    这里治疗的关键是要求病人没有心理负担,相信自己可以恢复,这个自信心的强与弱,才是患者自愈的关键与核心。
    告诉病人肌肉缝错了,能帮助病人改变现状吗?当然不可能。对于相当的一部分人来说,这个实事起的作用,就是极大地打击病人的自信心,让自己产生已经残废的印象,对于病人的恢复有百害而无一利。
    墨菲定律大家知道吧?人们只要想到某种坏的可能性,这件事往往就会真的出现。
    这个定律的核心,就是人的意识在里面起作用,不知道反而没事,知道了就会出问题。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反过来运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真的很诱人!
    自信心是什么?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简称为信心。
    自信心反映的是自己的意识状态,是意识对身体的正面反馈。意识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能力,远远超过了科学家的认识,会极大地影响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的好,可以让学渣变成学霸,让大病变小病,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用反了,健康的人可以立即出现应激性溃疡吐血,学霸变成学渣,生活会从天上落到地下。
    意识就像一个等待开发的巨大宝库,对它有足够认识的人很少,真正在生活中善加利用的人更少,让人叹息。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办法,既然发现手术出错了,能不能拆开伤口,重新缝合肌肉?
    对这个病人来说,是下下策。道理在哪里?
    伤后的三至五天之内,是组织、细胞水肿发生的高峰时间,已经过了一天时间,受伤肌肉的水肿会让医生很难辨认出原来的样子,因为伤口不止一个,重新打开伤口,并不一定就能正确找到原来的肌肉。一旦这样,对病人来说,是二次损害。
    郭星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原状,想其他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至于左医生会如何处理,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按照他的性格,也一定会按兵不动,不会拆开重来。
    “你左手几个手指伸直的问题,不用担心,等伤好以后,你多训练一下左手手指,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正常的。”
    “真的可以好?”
    “真的可以。相信我吗?”
    “信啊,你帮了那么多人,我们都相信你的话。”
    “那就好,不用太久,你的左手就会恢复正常。”肯定语对病人来说,现在是最有用的。
    中风以后,偏瘫的肢体经过训练可以恢复到正常,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里的人心地纯朴,懂得感恩,虽然发现了问题,也没有想着去吵去闹,而是在考虑有没有解决办法,这让事情有了转圜的余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1 17:23 , Processed in 0.308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