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下来的力量
作者:Nico
来源:哲学人生网
古语有言:“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
动与静本就是相对的,唯有心才是两者的参照物。
心静则心净,心中无尘则心自安。
不论世事如何变化,当你静下来时,便会拥有万千力量。
正如《菜根谭》所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
心浮气躁者,终难成事;遇事沉着冷静、宠辱不惊,自有百福之至。
01 静能生慧
俗话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很难看清倒影;心内安静,才会明辨是非。
水如此,人亦如此。
人很容易被世间欲望蒙蔽双眼,忽略了本心,看不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与其在世事纷扰中迷失方向,停滞不前,不如让内心归于平静,找到迷雾深入的破局之法。
有一个木匠,每天和徒弟们在院子里干活,由于生意不错,所以院子里堆满了锯末和刨花。
一天,他在锯木头时不小心将手腕的表链隔断,手表掉进了刨花和锯末中。
那是木匠最贵重的手表,他心急如焚,便让徒弟们赶紧一块去找,直到天黑也没找到。
最后,他心灰意冷地说道:算了吧,大家收拾一下锁上门,明天再找吧。
过了一会,他儿子兴奋地跑过来说:手表找到了。
木匠不解:我们这么多大人,打着灯笼都没找到手表,你是怎么找到的?
他儿子说:你们都走了,院子里很安静,我听到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就找到了。
安静,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越是想要得到一个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
与其愤愤不平,心烦气躁,不如让心静下来,清除内心的多思杂念。
不被外界的声音所迷惑,放慢脚步,镇定自若,方能拨开云雾找到破解之法。
02 静能除躁
《道德经》中曾写:“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气是躁动的君王。原来“静”才是去“躁”的良方。
遇事切忌自乱阵脚,情绪暴躁,这会让事情越变越糟,一发不可收拾。
很多时候,击败自己的并不是对手,而是心浮气躁。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的牧师,去参加牧师考试,其中最重要一项是公开演讲。
为此,他提前去准备演讲稿,还特别在考试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不停地朗读,直至考试前一天,才将演讲稿倒背如流。
他对这场考试志在必得,却不想在等待演讲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在他前面的一位选手,演讲稿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样,原来,那位选手偷听了他的演讲稿,并在他之前登场。
控制不住的怒火和紧张涌入脑海,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并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
冷静片刻,年轻人不慌不忙地走上台说道:
作为一名牧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倾听别人,并拥有好的记忆力,我来为大家示范一下,比如重复上一位选手的演讲内容。
他开始朗诵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比上一位选手更加完美,甚至别出心裁的方式也得到了一致好评,并且顺利通过考试。
每个人都曾有过类似慌乱的经历,越是着急就越是慌成一团,最后不知所措。
这位年轻的牧师,不慌不乱,保持冷静,才让大脑有了思考的空间,从而想出应对之道。
正如曾国藩所说:
凡遇事须安详和缓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遇事平心定气,保持冷静,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日积月累的沉淀,都是日后成功路上的基石。
03 静能修心
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彷彿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慧,从无明的、未名的角落,开起。”
正如池塘中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当你心如止水,平静淡然,烦恼都将被冲刷干净。
不被身外之物所累,不被欲望意念所牵,才能获得身心的释然和自在。
有一个佛陀,带着几个弟子去村落化缘。
经过一条河的时候,佛陀对一个弟子说:走得匆忙有些口渴,烦请你帮我去舀一碗水。
弟子拿着钵去河边打水,抬头看到河流上游有人在洗衣服,心想这河水一定没办法喝。
这时几个骑马的商人路过,一时间,河水都是泥沙掺杂。
于是,弟子回去对佛陀说:河水浑浊不堪,不适合饮用。
佛陀说:那就休息片刻,过一会再过去吧。
过了不久,弟子端着一钵干净的水回来,佛陀接过水说道:
“你看,如果不去碰水,无需用力,泥土自会沉淀,河水清澈见底。
我们的心识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水静则清,心静则明。”
弟子恍然大悟。世间一切纷扰与杂质,与其净土,不如静心。
只有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只有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不争不怨不气馁,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挑战。
世事浮沉,人生不易,唯有内心保持冷静,才能在人生的迷雾之林中找到出路。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教育后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点亮在看,往后余生,愿你懂得适时放慢脚步,懂得静下来思考,不被人言所惑,不为成见所扰,守一颗静心,等一株花开。
做一个心静如水,处事淡然,遇事坦然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