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业评论》的作者托尼·施瓦茨,讲过一个故事。
他的朋友万纳,是一家著名会计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
为了处理繁杂的工作,他每天要工作12到14个小时,经常感到筋疲力尽。
施瓦茨在了解他的处境后,给出一个建议:你应该管理能量,而非时间。
比如,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把其他事情授权给他人来做;
再比如,调整工作习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保证工作效率。
万纳照做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精气神明显比以前更好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能量,不要浪费哪怕一丁点儿给任何没有回报的地方。
我们每天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生活的种种不易。
学会管理能量,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才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01 不管闲事
《醒世恒言》里讲: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老天的事我们管不着,自己的事一定要管好,别人的事不要去招惹。
博主@方美丽年轻时好管闲事,别人的事情她都想掺和一把。
当时,单位有同事买了新房,正准备装修。
她得知以后,放下手里的工作,迫不及待地给同事传授经验:
“听我的,客厅铺木地板,不要贴瓷砖。厨房千万不要装成开放式的……”
她事无巨细地向同事交代如何装修,下班后不得不补上白天落下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当她询问对方装修结果时,同事却告诉她说,装修好了,我们还是选择了瓷砖,厨房开放式的。
她顿时觉得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原来自己说了那么多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季羡林先生在《谈人生》中写道:做人,你不要多管闲事,而要多管自己。
管别人的闲事,不仅浪费自己的能量,还容易讨人嫌,百害而无一利。
曾国藩的四弟仗着哥哥的威严,在乡里好管闲事,爱替人出头。
结果因为操劳过度,大病不起。
曾国藩写信劝诫他:弟现在不管闲事,省费许多精神,将来大愈之后,亦可将闲事招牌收起,专意莳蔬养鱼,生趣盎然也。
曾国藩劝弟弟不要多管闲事,痊愈后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享受清静的生活。
郑板桥在《赠君谋父子》中写道: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耗费在别人的闲事上,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身上。
把精力往回收,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去管别人的闲事,才是真正的成熟。
02 不缠烂事
莫言在《晚熟的人》里讲过一个故事。
莫言出名以后,招来表弟宁赛叶的嫉妒。
他写了小说《黑白驴》,以莫言表弟的名义连载在报纸上,却根本没人买账。
于是他找到莫言,嘲讽莫言这么愚笨的人居然都能出名,而自己满腹才华却无施展之地。
他还指责莫言不肯向别人推荐自己的作品,是因为嫉妒他的才华。
莫言无端受了指责后,本想反击回去。
但转念一想,若是与他争辩,只怕他会越说越来劲,不如息事宁人,避而远之。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讨厌的人和烦心的事。
与之计较,只会让自己陷入坏情绪的泥泞之中,浪费的是自己的精力。
面对烂人烂事,不纠缠才是最聪明的活法。
美国作家哈珀·李曾经有一个关系极好的朋友——卡依特。
哈珀·李在创作小说时,会向卡依特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征求对方意见。
她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成功出版后,卡依特还热情地到处帮她做推广。
《杀死一只知更鸟》在全球广受好评,哈珀·李顿时声名大噪,登上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榜首。
这时卡依特心理开始扭曲,对媒体宣称自己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作者。
经过媒体大肆渲染,卡依特迅速成名,哈珀·李也受到了不少读者的攻击。
可哈珀·李未做任何辩解,而是选择回到老家小镇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她开始了小说《守望之心》的构思和创作,完全没有受这件事的影响。
《守望之心》出版后再次成为畅销书,哈珀·李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总统小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
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是有成本的,跟烂事纠缠搭进去的是你自己的时间。
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在《5分钟商学院》中提到,“时间成本”这个概念。
如果你把时间都浪费在那些烂事身上,只会收获一个拉胯的人生。
从今天起,把能量花在自我修行上,强健体魄,充实头脑,碰上烂事一笑了之。
03 不耗心事
东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吉田正雄做过一项实验。
他邀请100位条件相当的志愿者,把他们分为两组,布置了一个相同的任务。
他对第一组的要求是:全盘考虑事情完成的方法、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对第二组的要求是:去做就好。
实验结果是,第一组花费时间是第二组的两倍,然而完成质量却远不如第二组。
吉田正雄因此得出结论:凡事思虑过度,反而会表现得更差。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第二天要参加述职汇报,前一天晚上就辗转难眠,担心发挥不好;
在楼道遇到领导,没有主动打招呼,担心领导会耿耿于怀,以后给自己使绊子;
发给恋人的消息,没有得到及时回复,就开始胡思乱想……
这种内耗就像心里住着两个小人,在不停拉扯、打架,消耗你的精神能量。
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21岁时在部队服役。
有一天深夜,军官紧急集合,开展军事演习。
他急急忙忙上了场,刚俯身系好鞋带的时候,演习开始了。
从那一刻起,他满心思都在纠结一个问题:我的鞋带到底系好了吗?
跑步的时候,他在想,刚才只是随便绑了一下,万一松了怎么办?
拿起武器准备战斗时,他又在想,会不会已经松了,把我绊倒怎么办?
就这样,他越想越焦虑,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演习,导致左腿中弹。
然而可笑的是,那根鞋带,从头到尾一直好端端系着。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自我损耗”。
一个人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其实他的每一次选择和纠结,都是在损耗心理能量。
你在自我内耗上多花一分钟,就少一分钟去解决问题。
行动起来,你就会发现所有预设的困难,都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土崩瓦解。
正如尼采所言:生活中有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挖掘和管理自己的能量。
管理能量,便是管理人生。
毕竟一生漫长,你只有能量充沛,才能活得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