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7|回复: 0

管理健康的最好方式

[复制链接]

3937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023
发表于 2023-11-4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理健康的最好方式

《增广贤文》中说: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拥有再多,终究身外之物,人这一生,最可贵的莫过于无病无灾,健康平安。

人人求索健康之道,求医问药,殊不知最好的健康管理寓于日常琐事之中。

正如我国民间名医罗明山,在111岁时仍思维清晰,精神充沛。

他主张大道至简,谈起养生经验,唯有一“八字秘诀”:

节食,多动,惜精,畅怀。

01
节食

罗明山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要得一身安,淡食胜灵丹。”

他把饮食作为管理健康的第一要点,主食为玉米,辅之以青菜薄肉,每日荤素搭配,绝不过量。

饮食有节,则健康常在,暴食无度,则疾病自来。

民国时期,有一位传奇名僧,苏曼殊。

他学贯中西,诗画俱佳,是名噪一时的才子,却在35岁那年因病抱憾而终。

苏曼殊是典型的病从口入,是位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和尚。

一次,苏曼殊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知他喜吃,特意为他准备了丰盛的食物。

苏曼殊毫不客气,一口气吃了一碗炒面、两盘虾脍、十几个春卷。

饭后仍觉不过瘾,遂又吃了很多糖果点心,把肚子塞得毫无缝隙。

还有一次,苏曼殊帮人写条幅,主人为感谢他,特意准备了一盘鲍鱼。

他尝到鲍鱼的鲜味后欲罢不能,去饭店连着叫了三盘鲍鱼,直到再也吃不下东西。

这样毫无节制的饮食状态,已是苏曼殊的常态。

“一顿饭吃60个包子”“一次吃30包酥糖”“一天喝五六斤冰水”……苏曼殊关于吃的“狂事”,在当时也广为流传。

后来,苏曼殊患上严重的肠胃病,又因不谨遵医嘱,35岁便病入膏肓。

被称为“医书始祖”的《内经·素问》有言: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肥肉烈酒,油腻荤腥,美味虽足,却损健康。

人因生而食,非为食而生,食物是需求,却不是目的。

贪吃,是毁掉健康的第一步,清淡饮食最能品出食物的真味,也最大程度守护我们的健康。

一个平安无病的身体,才是一生幸福的根本。

02
多动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
“养生莫善于习动。”

常走多动,一直是我国古人强身健体之法。

罗明山也深谙此道,他11岁起就在药铺当学徒,常长途跋涉上山采药,后来又四处游历,走街串巷为人治病。

他的一生就是运动和劳作的一生,所以一百多岁时仍筋骨强健。

我国建筑大师贝聿铭,一生无病无恙,寿长103岁,也同样得益于他的“爱走动”。

贝聿铭出生于苏州一户名门望族,小时候就喜欢在苏州园林的假山上攀爬,培养出良好的运动习惯。

工作以后,他将旅游作为忙碌生活的调剂,时常背起行囊,走访名山大川。

同时也不忘加强锻炼,精通篮球、跳远、马拉松等多种运动方式,被朋友们称作“运动达人”。

晚年以后,贝聿铭一有时间就去郊外,手携一卷书,到田野河流间走走逛逛

保持运动,不仅让他远离疾病,更助于维持头脑的敏捷。

85岁的高龄,贝聿铭仍完成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年逾九旬又相继完成了世界另两大博物馆的设计。

《吕氏春秋·尽数》有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如果总是闲着不用,各部件就会生锈老化。

而经常使用,才能使各部件配合默契,运转如常。

锻炼身体并非高强度的训练,但基础的运动量必不可少。

正所谓“百练走为先”,多动,就是最好的养生。

03
惜精

古话说:
“生之来,谓之精。”

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精气神如何。

精亏则气虚,是衰老的开始,而节欲养精,则是长寿之本。

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一河南府某少尹患上了脱肛病,有时咳嗽一声便会脱出,还伴有梦遗滑精、头昏眼花等症,遍寻名医而不得解。

正巧孙思邈途经此地探亲,就为其把脉诊治。

这位少尹并无其它疾病,只是脉相沉细无力,孙思邈观其周围,美貌侍妾不下十位,立即明白缘故。

他当即告知少尹,其病为耗伤肾阳所致,随后,便要起身告辞。

少尹见状连忙拽住孙思邈的衣袖,苦苦哀求,希望能得到治病良方。

孙思邈觉得火候已到,遂要求他千日内独居,不近女色。

少尹答应下来,节欲养身,身体日愈好转。

据说后来少尹专程赴京感谢孙思邈,不但病祛了,还因为注重养生,活了百岁。

《黄帝内经》有言:
“夫精者,生之本也。”

人由精、气、神三部分组成,养精,有蓄养人生精华之意。

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长期养精蓄锐,才可精气神儿十足。

正如一位中医老教授所说,每个人一生的生命力,就像煤气罐里的气,消耗一点就少一点。

节欲惜精,就是一个减少气血损耗的过程。

一个人精气足,则眼神明亮,神采奕奕,反之则精神萎靡,羸弱不堪。

唯有惜精养气,才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04
畅怀

不乐损年,长愁养病。

保持畅达开怀的心境,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著名的民国“张家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被称为“白发才女”,去世时已有93岁高龄。

张允和从小身材单薄,体弱多病,39岁那年被诊断出心脏病,医生断言她活不过50岁。

而当时,她的一双儿女在乱世中相继离去,她还未从巨大悲痛中走出来。

两个噩耗叠加,让张允和身心遭受巨大打击,但先天乐观的她,并未就此向命运臣服。

她决定和病魔抗争到底,放宽心态,给自己定下“三不原则”:

第一,不拿别人的过失责备自己。

第二,不拿自己的过失得罪人家。

第三,不拿自己的过错惩罚自己。

不随意内耗自己,不轻易迁怒于人,不沉湎于过去的悲痛。

她对任何苦难都一笑置之,心怀宽广,不仅打破了医生的预言,反成了长寿才女。

张允和的丈夫周有光,依据妻子的“三不原则”,还为自己定制了“三自原则”:

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鸣得意。

周有光也健康活到了112岁,二人是有史以来最长寿的夫妻。

他们时常把“我高兴极了,太快乐了”挂在嘴边,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可见一般。

作家胡夫兰德说:
“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好的情绪,才是健康的不二法宝。

心胸宽广之人,人生则海阔天空;悲观狭隘之人,于黑暗中自我囚困。

人生最难得的,是放开、看开、想开,不执着于过去,不纠结于当下,不忧思于将来。

健康首先来源于健全的心理状态,内心无事,身才安宁。

作家梁实秋说:
“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

人生在世所有的幸福与快乐,皆需一个健康的身体承载。

管理健康,方式不在多,而在精准;速度不求快,但求坚持。

节食忌贪,以养肠胃;多动勿懒,以固筋骨;

惜精节欲,以养元气;畅怀少怒,以阔心胸。

愿我们都能谨记此四大秘诀,并长期践行,持之以恒,并因此得健康常伴,平安此生。

文 | 有书砚尔雅
主播 | 杨枪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1 22:53 , Processed in 0.0303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