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自己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置顶自己。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曾经说过:
“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凡事喜欢向外求,因此深受其累。
为了追求外界的认可,追逐虚名浮利,放弃了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
渴望得到别人的照拂,生活的偏爱,却忽略了自己才是人生的掌舵人。
人生下半场,向外求,只能收获失望与苦楚。
唯有向内求,置顶自己,才是破局的关键。
01 置顶自己的健康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博主讲述了他得尿毒症的经过:
一毕业,他就进工厂的车间打工,工资低,工作量大。
他想提高生活水平,跟着老师傅学习技术类的知识,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成了一名技术员。
为了得到领导赏识,什么活都抢着干,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几年后,他被提拨为管理层。
压力也随之而来,他开始恶补管理类的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实操。
经常在白夜班交接期间,遇上机器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加上半天班,睡不到几个小时就要开始上夜班。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两年,他便开始察觉身体不适。
起初只觉得腿酸,尿频,头疼,后来严重了,站着便觉得累,整天没精神。
来到医院后,才知道自己的肾已经开始萎缩,跑遍各大医院后,得出一个治疗建议:那就是保肾。
从此,他一边保肾,一边后悔自己为了那点钱,不断透支自己的身体,没日没夜的加班,反而弄垮了身体。
作家梁秋实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
可大多数的场景是:年轻时挣钱拼命,年老后花钱买命。
我们肆无忌惮地挥霍身体时,身体的疾病已经在蓄势待发。
当我们发现时,可能为时已晚。
我们总是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殊不知是有了健康才有一切,本末倒置,才是悲哀。
02 置顶自己的能力
之前有一个热搜“一个保洁阿姨的野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网友临时约了个保洁,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渐渐地,网友便发现阿姨身上有很多优点:
非常守时,每次提前15分钟到;
干活也十分麻利,不拖泥带水磨时间;
多项技能傍身,还会主动帮忙修理门把手。
细聊之下,才知道阿姨是10年前来上海打工的四川人。
一来上海,阿姨就清楚地知道,大城市对保洁员的需求大,同时竞争也大。
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花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这期间,她通过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方式,考取了育婴师、收纳师等各种证书。
最终因为出众的工作能力,为一个明星做保姆。
明星去别的城市后,阿姨去了另外一个保洁平台,过硬的专业能力让她两个月内就做到了平台第二名。
多少人在面对同一个频繁出现的问题时,听之任之,重复地做着无用功;
多少人在深夜刷着他人的短视频,却没有深度思考,总是被牵着鼻子走;
多少人在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做事推三阻四,从而错失晋升的考核机会。
《跃迁》的作者古典说:
“上天给了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与其浑浑噩噩度过下半生,不如置顶自己的能力。
或是闲暇时多学一门技术傍身,或是入睡前多读一本书充实灵魂,又或是遇事时深究原因以便解决问题……
趁着时光未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方能为人生预留更多选择的机会。
03 置顶自己的心态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成年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眼睛里写满了故事,嘴角却保持微笑。”
纪录片《中国人的一天》里的“打工人”任海龙,深深打动了我。
2020年,仁海龙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被好友借走,却无力偿还。
导致他既没有钱装修刚贷款买的房子,也没有钱还贷。
为此,他来到造船厂打工。
每天他都被打磨的金属铁屑包围,鼻尖充斥的都是打磨金属的味道,一天下来,浑身都是灰尘,眼睛更是经常被火星溅伤……
他想要逃离这样的日子,却很快就反应过来,生活的磨难不是用逃就可以逃掉的,日子总得继续。
于是,他又回到了造船厂,用视频记录下他每天赚钱的经历。
视频中的他,一脸乌黑,每天笑着对镜头诉说生活中的小幸运。
他会为了今天赚三百块钱而开心,会因为一箱牛奶而满足,也会因为出现晚霞的天空而兴奋。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
也许是刚刚经历了失业,到处找工作,却总是碰壁;
也许是刚刚背上了债务,四处找资金融通,借来的钱却是杯水车薪;
又或许是家人生病住院,在努力工作和照看家人之间,找不到平衡点。
遇到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好心态去迎接困境。
面对困境,就像瞿秋白说的那样:
如果人是乐观的,那么一切都能抵抗。
成年人的世界,都在负重前行,积极从容地面对,你会发现,这些困境的背后都藏着新的惊喜。
04 置顶自己的感受
曾看过一段印象深刻的话: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
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
《人间失格》里的主人公叶藏命运悲惨,令人惋惜。
原来,叶藏从小便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得不看人脸色。
后来他发现做搞笑的动作,可以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
为了让家人们发笑,他故意穿一身红衣,在堂前搞怪;
为了获得父亲的喜欢,他谎称自己喜欢狮子舞面具;
为了讨老师欢心,他挤眉弄眼逗同学,就连作文里写的也是滑稽的故事;
长大后,即使知道身边的朋友只是在利用他,也要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长此以往,他深陷“讨好型人格”,最终他被家人和朋友送进了精神病院,度过了他的余生。
毕淑敏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明明自己很忙,当同事需要帮忙时,为了留下好印象,便挤出时间来帮他;
明明自己很累,当朋友约你逛街时,为了不让朋友失落,便强撑着前往;
明明自己也很烦躁,当朋友跟你抱怨心事时,为了维持友情,便强忍着去安慰。
结果往往是迎合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
以别人想法为先的人生,注定是一场不幸。
完全丧失自我意识的同时,还会陷入无休止的精神内耗。
既然做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那就先做自己。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喜欢的不必抑制,讨厌的不必遮掩。
置顶自我感受,让自己处于舒服自在的状态,才是从根本上爱自己。
稻盛和夫在《斗魂》中说:
在人生这场喜剧中,扮演主角的就是你自己。
生活中的所有际遇,因我们自己而来;
人生中的种种苦寒,皆由我们自己播种。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提升自己的能力、尊重自己的感受。
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人生没有那么多观众,愿你在自己的世界里珍爱自己,在别人的世界里独善其身,认真生活,不负所爱。
作者:小伍 来源:读书有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