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来度你的 (2)
Alice: 我最近遇到一个讨厌的人,简直烦透了。
多多:究竟是谁,给你带来这么大困扰?
Alice: 我的一个同事,她经常来找我帮忙......明明是她自己的工作,每次都推给我。
多多:听起来你很困扰。你为什么总是答应她呢?
Alice:我...我怕拒绝后会让她不高兴,怕同事关系变僵,以后相处起来更尴尬。
多多:所以真正困住你的不是她,而是你害怕冲突的恐惧?
Alice:经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每次她来找我,我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可话到嘴边,可怎么也说不出个‘不’字。
多多:外在是你的镜子,当你在镜子里面看到污渍,会擦镜子还是擦脸?
Alice:所以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
多多:不完全是。这是你们共同的课题 - 她需要学习独立,而你需要学习说"不",树立你的界限感。 你们俩是彼此互为镜像。
Alice:那我该怎么做?
多多: 下次她再找你时,试着鼓起勇气说:"对不起,我现在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你得自己想办法了。"
Alice:可是...
多多:设立界限不是自私 - 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帮助别人。
Alice:可是我有点说不出口,毕竟刚来到这个公司。
多多: 你知道吗?当你害怕拒绝的时候,你其实是在"旧版本"的实相里——那个小心处事、害怕冲突的自我版本。
Alice: 旧版本?
多多: 是的。你现在的振动频率是"我需要讨好别人才能安全",所以你的现实里就会出现不断需要你讨好的人。但如果你调整频率,进入"我尊重自己,别人也会尊重我"的新实相呢?
Alice: 你是说……如果我改变想法,她就会不一样?
多多: 不,她可能还是她,但你们的互动方式可能会不同。就像调频收音机——你换了一个台,同样的电台还在,只是你不再收听它了。
我们来看看Bashar的教导:
你从未改变任何人,你也从未改变世界。你曾经眼中的那个世界,依然会延续下去,按照既定的形式运转下去。然而你却可以体验一个新的现实世界,这取决于你的存在状态(振频)。当你改变了你的信念,信念的转变将令你感觉并经历到一个新的世界,在那个新世界,只会出现与新的振动频率相契合的人和事,而那些无法匹配新频率的元素,将不再出现在你的体验范围内,就是这么简单。---Bashar
Alice: 那我该怎么做?
多多: 很简单——先改变你的内在状态。然后,当她下次找你帮忙时,你可以委婉拒绝她。
Alice:好的,我试一试。
(过一周后的对话)
Alice:我做到了! 我鼓起勇气跟她说‘我手头事情堆成山了,实在不好意思啊…’。你猜怎么着?她只是轻轻点点头,就转身走了。
多多: 看,一旦你改变内心想法,和她相处的模式也跟着变了。
Alice:最神奇的是,她后来竟然对我更客气了!
多多: 当然,因为你现在振动的是"自我尊重"的频率,所以只能匹配到同样尊重你的互动方式。旧版本的实相依然存在,只是你已经不在那里了。
Alice: 所以……我其实没有改变任何人,只是改变了自己的频率?
多多:没错,外在是你的镜子,这面"镜子"已经帮你照见了内在需要疗愈的地方。当你学会爱护自己,这种困扰自然就会消失。
Alice:非常感谢!
心雨:我最近在努力调整心态,可为何还总会遇见和我不同频的人?
多多: 这很正常啊,就像调收音机——在完全对准频道前,总会听到一些杂音。那些“不同频”的人,其实是帮你确认:“哦,我不想要这种互动模式。” 从而引导你去选择并进入真正契合自己的状态 。
我们来继续看这段话:
在你开始转变之时,你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会与你理想世界频率不相符的人打交道,这是因为你尚未与自己向往的频率世界完全地对齐和连接。在此期间,你会不可避免地与一些不同频的人共处。但这种经历并非毫无意义,这个经历的目的是通过反照出 “非你所是”的样子,来进一步让你看清楚“真正的你是谁”,并让你选择“你之所是”。通过这种方式,你对自身本质的理解将愈发深刻。当你对自我的认知足够深刻,便无需借助“非你所是”的参照物了。--Bashar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暂时性的不同频的关系,实际上是你灵魂精心安排的成长课程。它们如同精准的反照(镜子),通过展现"非你所是"的状态,来帮助你更清晰地确认"你真正所是"的本质。
就像画家需要明暗对比才能凸显主体,这些看似不和谐的关系恰恰能帮助你认清你的真实自我以及你的真实喜好。
记住,没有偶然的相遇。每一个来到你生命中的人都是你的"上师",他们或正向或反向地指引你认识自己。当你真正领悟了课题的精髓,这些"人生导师"就会功成身退。这不是消失,而是你已毕业,自然就离开了那个实相,当你完成内在的转化,外在的映照自然改变,就像春天来临,冰雪自会消融。
从“追求模式”升华为“共振模式”
天天:如何能创造一个丰盛喜乐的生活?
多多:你不需要创造喜乐,你也不需要创造丰盛,你的真我本性就是无条件的喜乐、丰盛和爱,你只需要释放一切限制性的信念,你就自然而然地回归到真我喜悦和丰盛的状态。
终极真相:你本就是你所寻求的一切
你不需要追求光,因为你本身就是光。 你不需要追求爱,因为你本来就是爱。 你不需要追求丰盛,因为你本就是丰盛。
你唯一要做的, 就是移除那些阻挡你知晓这一真相的信念。 就像将云层散开,阳光自然洒落
所以,从今天开始: 停止"追求",开始"共振"。 停止"造作",开始"允许"。
天天:难道我们不需要有点追求吗?
多多:如果你所谓的"追求"是出于匮乏感:“我没有,所以必须努力争取”,那么这种追求只会强化分离的幻觉,让你在追逐中消耗能量,却始终触摸不到真正的满足。但如果你定义"追求"为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那么这就不是追求,而是本性的绽放。
事实上,你根本不需要努力追求,只需要“允许”。 就像阳光不会努力去照耀,它只是存在,并自然照亮一切。你的任务不是去努力创造和追求,而是移除那些阻碍你接收的信念障碍,让你处于自然接收的状态。
宇宙运作的法则,不是“努力抓取”,而是“振动匹配”(共振)。 宇宙是一个全息的存在,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无论你需要什么,它都已经存在于宇宙的能量场中,一切都存在于当下,信息并非需要被“创造”或“传递”,而是需要被“接入” (访问)。当你调谐到合适的频率时,你就能够即时“访问”到你需要的资源。
我们来看Bashar的教导:
你认为你的单一、连续的时间线实际上是由大量的不同的平行现实版本的实相构成的,一切都存在于当下。
当你用意识调整你的振频,就会感受到那显而易见的事实,你会明白宇宙的本质架构,一切都在这儿。无论你需要什么,何时需要它,何处需要它,无论需要怎样的方式,你都能完美精确地“接入”(访问)信息。----Bashar
这段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宇宙法则:你本就是丰盛的,你不是在"获取"原本没有的东西,而只是在"访问"早已存在的资源,你与生俱来就拥有连接宇宙无限资源的能力,只需释放一切限制性的信念。
天天:“追求”和“共振”有什么区别?
多多:在宇宙的运行法则中,"追求"与"共振"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状态。当我们选择"追求"时,本质上是在向宇宙宣告:"我现在没有,所以必须努力争取"。这种心态会在能量层面强化"缺乏"的振动频率,反而让我们与渴望的事物保持距离。就像追逐地平线的人,越是奋力奔跑,目标就越是遥不可及。
而"共振"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智慧。它源于这样的认知:"我本自具足,只需让这份丰盛自然流经我的生命"。这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调整内在频率,与真正渴望的实相建立“量子纠缠”。当我们进入这种状态,就像调频收音机找到了清晰的频道,所有需要的信息都会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现。
当我们选择与内心渴望的事物共振时,我们便向宇宙传达了一种全然的信任与笃定:“我值得拥有,我已准备好接收。
天天:你是说,当我们拼命追求的时候,其实是在散发匮乏的频率?
多多:人生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反映着你内心散发的能量频率。当你内心充满"我不够"、"我还缺" 的想法时,生活只能回馈给你与之匹配的匮乏体验。这是一种能量法则:你给出什么频率,就收获什么现实。
真正的显化艺术不在于向外抓取,而在于向内校准。当我们放下"追求"的紧张感,跟随真我的感动,享受当下的喜悦,就会自然进入与真我"同频共振"的流动状态,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丰盛,就会自然流向你,你只需对宇宙保持信任,并处于接收的状态。
追求模式: → 目光锁定远方目标 → 咬紧牙关,透支心力 → 能量消耗(逆流)
共振模式: → 根植当下的圆满 → 匹配真我频率,活出天然的喜悦 → 能量似泉水自然涌现(顺流)
真正的获得 从来不是强求的结果 而是匹配真我频率后 水到渠成的结果
天天:那我要如何调整自己的频率才能接收到我想要的实相呢?
多多:现在就成为“理想自己”的频率,不必等到未来,现在(此时此刻)就活出理想中的自己。当你内在频率改变了,外在实相自然跟着转变,那些活得轻松丰盛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更值得拥有,而是他们先调整到了"已经拥有"的频率。
不必等待未来,此刻就能活出理想中的自己。这不是幻想,而是选择。从“ 我希望 ” 到 “我就是”的状态, 当你开始这样生活,世界就会回应这个‘真实的你’。
记住,你不是在“变成”理想的自己,你是在“回归”真正的自己(那个喜乐、平安、丰盛的真我)。你本来就拥有这些特质,只是被一些限制性的信念掩盖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直接按照理想版本的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说话,去行动。然后,你会发现,世界慢慢变好了,你突然意识到:你早已是那个“理想自己”的版本,只是现在才忆起并活出来。
凭觉知而活,你当下就可以活出理想版本的自己,从最平凡的日常开始:
吃早餐时:不要机械吞咽,而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每一口食物,享受生活的小美好。
走出家门时:停下3秒感受风抚过脸颊的温度,呼吸清晨的空气,感受春日阳光的温暖。
花钱时:不要带着"又少了一点"的恐惧,体验"能量在流动"的喜悦,在扫码时默想:"谢谢让丰盛继续循环"。
收到快递时:别急着拆完就扔包装,感受宇宙通过这个小小包裹向你传递的爱,想想它穿越了多少城市来到你手中。那些素未谋面的快递员,此刻可能正顶着烈日赶往下一站。连一个普通的快递,都藏着整个世界的完美协作。
重新校准了你的感知系统,感恩你所拥有一切,将注意力从"缺少什么"转向"已经拥有什么",让潜意识确信丰盛是你的自然状态。
当你展开想象力,开始以"理想自己"的状态生活时,你将从麻木的‘自动反应模式’切换为‘丰盛觉知模式’,这不仅仅是心态的转变,更是对鲜活生命的感知维度的提升。当你对周遭的感知全面复苏,你理想中的生活品质,会慢慢在你的现实成型并展开。
改变不是发生在未来,而是觉醒于当下,你按照‘理想版本的自己’生活的每个片刻,都在重塑你的现实引力场,吸引更多同频的美好事物到来。
记住: 你不是在努力成为丰盛, 而是正在学习, 如何看见, 始终包围着你的丰盛。
你越不抗拒,丰盛来得越轻松。何必用力去争取本属于你的极大丰盛呢?既然你存在于这宇宙中,就证明宇宙早已为你备妥足够的资源。关乎你最高喜悦的一切美好事物,都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到来,因为除此以外,宇宙无事可做。---Bashar
天天:这番话让我懂得,要信任宇宙,相信宇宙会供应我的一切所需。
多多:当你释放匮乏的信念,回归真我的频率,你就会慢慢发现:原来宇宙的运行法则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所有你需要的一切其实早就准备好了。不论你想要什么,宇宙都会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完美的方式为你呈现。
约书亚曾说过,心灵的能量是以“轻松之流”为特征的,当你感到事情轻松地展开,需要的资源总会在恰当的时机出现,这就表示,你正在跟随心的流动,处于“顺流”的状态。
当你放下紧绷的掌控,开始信任高我的指引,就会见证一系列神奇的同步性事件:
比如,比如你正想联系某个朋友,对方就恰好发来消息;或是工作中遇到难题时,突然看到一则恰好能解答困惑的文章。这种同步性事件其实很常见,只是被我们解读为“巧合”。
约书亚称这种状态为"轻松之流",它具有两个鲜明特征:
事情自然展开,无需强求。 资源总在需要时恰到好处地出现。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停止阻挡,放下一切限制性的信念,让生命恢复本然的完美流动。真正的丰盛始于对生命全然的信任与敞开。当你停止抓取,跟随本心的感动而行,生命自会以最完美的方式将一切带到你面前。这就是——“以无为之心,成就无所不为”。就像春天的花朵,当内在准备好时,绽放自然发生。保持这样的接收状态,宇宙的馈赠便会如约而至,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你不需要成为光 只需停止遮挡 内在本就具足的光明
附注:一切即一
整个宇宙就像一张巨大的全息图,每一个细微的部分,都藏着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这就如同一颗种子,虽然看似微小,却蕴含着整片森林的"蓝图"。正是这种全息一体的特性,造就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全息互联系统。
从全息一体的角度看,世间所有生命都是紧密相连的,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孤立。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你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心跳都在与整个宇宙共振。
在这个全息互联的宇宙中,每一个善念都在为集体意识注入光明,你在地铁上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说不定就能给某个陷入绝望的人,带去生命中的一丝温暖;你在深夜写下的心灵感悟,可能成为某个读者绝处逢生的启示。
量子纠缠现象告诉我们,曾经产生过联结的灵魂永远保持着神秘共鸣。因此,你此刻的每一次心灵成长,都在为整个集体意识场注入新的可能性:母亲超越恐惧的瞬间,可能在无形中化解了女儿未来的心理障碍。
当你跟随高我的带领,处于“心流”的状态,你会经历到奇妙的 “同步性”。对于你内心深处产生的真诚渴望,宇宙总会以它独特的方式回应你。这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类似于超越时空的量子纠缠。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正想念某个人的时候,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或是在陷入困境时,恰好就遇到能帮你指明方向的人。
这些看似偶然的事,其实都是宇宙通过全息网络,在向你传递信息。宇宙就像一个无比智慧的系统,总能找到最佳的办法,在最合适的时间、用你最需要的方式,把答案送到你面前。
当我们经历那些神奇的同步性时刻,实际上是在见证宇宙最本真的运作方式。万物一体,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独的人,我们从来都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在整个宇宙智慧的指引下存在着,宇宙不是冷漠的物质集合,它蕴含着一种超越的爱与智慧,这种智慧贯穿于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分子、每一个生命的内在。
宇宙始终在以全息的方式,通过无数同步性事件向我们传递讯息,每一个"巧合"都是宇宙在提醒我们:你一直被温柔地守护着,你是宇宙的孩子,被它的无尽可能性和深邃智慧所滋养,被它那无形的双手温柔地守护着。你是被支持的,所有的答案都已准备好,只等你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发现它们。
摘自《闲聊悟语》 整理:木木
|